阅读历史 |

第1014章崔星河麻了,陛下反应不太对(1 / 2)

加入书签

如王伟所说。

伴随着消息,以及高阳派人的扫货,长安城内各家柴炭铺闻风而动,干柴木炭之价一日三迭,扶摇直上!

顷刻间。

满城哗然,百姓怨声载道。

“天杀的!又涨了七文,六十五文一斤的木炭,这还要人活吗?”

“天啊!干柴都卖二十八文,疯了,简直疯了!”

“快去买!越晚买的越贵,东市王记炭行的上等银霜炭,昨天还五十三文一斤,今天已经涨到六十文了!”

“六十文?东市王记都六十五文了,还在涨!疯了,都疯了!”

“小冰河真要来了!钦天监的消息岂能有假?不买柴炭,等着冻成冰棍吗?砸锅卖铁也得囤啊!”

一时间,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小冰河时期,人人都在抢购御寒之物。

木炭、柴火的价格,在小冰河时期消息带来的恐慌推手和高阳那双看不见的巨手操纵下,如同脱缰野马,一路狂飙!

而这消息,很快便传到了皇宫……

翌日。

御书房。

龙涎香在殿内静静燃烧,炭火烧的正旺,却驱不散殿内那股惊人的寒意。

武曌端坐御案之后,凤眸低垂,正批阅着关于流民安置的奏章,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殿下,中书舍人崔星河、大理寺卿卢文、忠勇侯王骁、御史大夫闫征、翰林掌使苏文令,数位股肱重臣肃立,气氛凝重。

崔星河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显是压抑到了极致。

他猛地踏前一步,声音因压抑的怒火而嘶哑,打破了御书房内令人窒息的沉默。

“陛下,臣有肺腑之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流民安置,本就如履薄冰!天寒地冻,柴米艰难,臣夙夜忧叹,唯恐激起民变!”

“但令臣痛心的是,近日长安城内妖风骤起,竟离奇传出小冰河时期一说,犹如蝗虫肆虐,顷刻间搅动满城风雨!”

崔星河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悲愤。

“此论一出,柴炭价格一日三涨,长安各大奸商纷纷囤积居奇,视此为泼天富贵,大发国难财!”

“百姓受此恐慌,争相抢购,臣这流民安置之策,尚未施行,便被这漫天恐慌生生架在了火上炙烤,民心若崩,流民必乱!社稷危矣!”

武曌听懂了言外之意,修长的手指敲打着面前的御案道,“崔爱卿,你若有话,倒不妨直说!”

崔星河听闻这话,霍然抬头,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场几位重臣,最后死死盯住武曌。

“陛下,此小冰河之说,纵是臣也是前日才听陛下提及,知晓者,不过屈指可数!臣斗胆请问陛下——

“此等关乎国运天机、本应深锁于这御书房内的绝密之论,为何会如同市井俚语,传得满城皆知?!”

轰!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殿中重臣无不心头剧震,倒吸一口凉气!

崔星河竟敢在御前,如此直白地点破泄密,矛头直指这御书房内的所有人,包括……陛下!

崔星河毫不停顿,他是真怒了,这小冰河时期一出,柴炭价格涨上天,这还安置个毛的流民?

这是有人要他崔星河死啊!

既如此,那他便掀锅!

崔星河腰肢挺直,仿佛要将胸中块垒尽数倾泻。

“陛下前日于此间提及此论,语焉不详,讳莫如深,臣等皆知此乃绝密!但短短数日,这竟成市井小儿皆知的笑谈!”

“此非泄密,何为泄密?”

“这究竟是何人?竟敢将陛下金口玉言,视若敝履,抛于市井,搅动风云,祸乱民生?!”

“臣以为,此獠其心可诛,其行当剐!”

崔星河重重跪下,额头触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臣恳请陛下,彻查此獠,严惩不贷!以正国法,以安民心,以平物价!否则,流民之祸未解,长安之乱又起,我大乾江山,将危如累卵!”

这口大锅扣下来,众人全都坐不住了。

这崔星河,这是往人心窝子捅啊!

闫征立刻出列,须发皆张,赶忙附和:“崔大人所言,字字泣血,此等动摇国本、祸乱朝纲之举,必须彻查到底!”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