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中原大战,以及对阴阳五雷的融合(2 / 2)
此战之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帅,彻底被磨灭了锐气。
本来一心对倭寇强硬的小帅,在见识到了毛子的厉害后,又想起倭寇曾击败毛子,并驱逐了毛子在东北的势力,他一下子就硬不起来了。
毕竟他连毛子都干不过,而且相差甚远,又拿什麽对付比毛子还厉害的倭寇?!
小帅开始反省自己小看了倭寇。
殊不知,其实倭寇和毛子早就攻守易型了。
而在这之后,几乎是没有片刻停歇的,内战再起。
桂系,西北系,晋系联合起来,进攻校长的黄埔系,中原大战爆发。
各路军阀我方唱罢你登场,抢来抢去,杀来杀去,神州越发风雨飘摇。
这段时间内,异人界出奇的平静,就连全性的消息都少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相比如今天下的这个局势而言,全性的那点胡作非为,实在不值一提,所以各方势力都没去关注。
而在这段时间内,异人界的各门各派,私底下也曾商量过几次,是不是要选择一方帮忙,看能不能尽早结束这种乱战的局面,让天下太平。
但商量了很久,都没商量出一个结果来,实在是这里面的军阀,大家都不觉得是什麽值得辅佐的好对象,一时间,陷入两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帅和毛子开战,毛子大军压境的时候。
东北的高家家主联系过张静清,想请小天师张之维出马,号召天下群雄,共同对抗。
张静清很不想让张之维牵扯进此事,毕竟张之维在东北搞出了不少大事,他一去的话,太招仇恨了。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倭寇吃了那麽多亏,长得智也不少了,他担心张之维去对付毛子的时候,会被倭寇暗算,就拖延了两天。
但思考了很久,在第三天的时候,张静清还是决定和张之维商量了一下,毕竟这件事太大了,而徒弟也已经能独当一面。他这个做师父的,不管怎样都不能再替张之维做决定了。
只不过因为张静清拖延了两天的缘故,等他找张之维商量的时候。
小帅那边认为败局已定,继续抵抗下去已经意义不大,便在对方数万大军压境的第三天宣布停止战斗,并请了列强进来调停,最后,事件结束。
张静清当时还在和张之维商量这事呢,听到这个结果,谈话终止,一言不发,脸色复杂的离开了。
张之维对此也很无奈,不用师父说,他也不想去趟这趟浑水,他甚至不能理解小帅是怎麽想的。
明明倭寇虎视眈眈,却不像老帅那样,用些手段去用毛子对抗和恶心倭寇,反倒和对方干起来了。
这种情况,就算他号召异人界的高手组成一个联盟,一起去帮忙,他都不知道怎麽打。
跟对方死磕到底?让倭寇渔翁得利?而认怂的话,不仅那条铁路拿不回来,还要付出比那条铁路大无数倍的代价。
他只能感叹,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至于中原大战,他就更不想参与了,一群貌合神离的军阀翻脸,打来打去,帮谁都没有意义。
他总不能单拉起一支人马,把这些军阀都揍一顿,把这场战争按下来吧!
想来想去,不如在山上修行来的清静。
当然,他也不是什麽都没做,在他的命令下,发展了好几年,几乎已经是庞然大物的天通教会,疯狂的运转起来。
先是打压下了一批乘机涨价,想发国难财的无良商家,然后大量的调拨物资镇灾。
同时,天通炼钢厂也在疯狂的运转,产量惊人,一家之力,几乎比全国加起来还多,
天通炼钢厂的产量,也引来了很多窥探的目光。
不过,因为张之维的名头太大,这些人再怎麽垂涎三尺,也不敢直接抢夺,但明里暗里的表示要入股份,并且用各种手段使绊子,让天通炼钢厂的产量受到了影响。
再加上最近因为战乱,原材料各种紧缺,产量进一步的受影响,相比较最大产能,减少了好几倍。
王蔼曾问张之维应该怎麽办,张之维只说让他自己决定,说得通就说,说不通的话,就算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也无妨。
虽然张之维这麽说,但王蔼做起来还是很慎重,毕竟真要做的太狠了,引起了商界的针对那就不好了,他还是要在这个体系混下去的。
……
这段时间,异人界的情报几乎都是围绕着这场大战展开的,各种消息漫天飞,异人界的老一辈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他们的目光从来都只注视在中原战场的这些个人身上,很少关注一股星星之火的出现。
在这场乱局之中,龙虎山上有很多道士下山了,不是参战,而是行侠仗义去了。
毕竟自古以来就有那麽一句话,兵过如梳,匪过如篦,这种乱局之下,土匪是少不了的,他们对付不了官兵,对付几个土匪还是问题不大的。
不过,张之维没有出山,他一直都在驻留龙虎山,张怀义倒是一直在外面行走,也闯出了不小的名头。
为避免师兄弟们行走江湖时出现意外,张之维把他们都拉进了天通堂口,方便他们出问题时,自己能及时投射力量。
而他的这一决定,也确实挽救了不少师兄弟的性命。
有一次,几个小道士自不量力,潜入一个大的山寨,想将里面的土匪剿灭,却不曾想,土匪头子是一个手段不弱的异人,他们被围攻,陷入险境,关键时候求助师兄。
张之维分出一道闪电分身,神兵天降,把那群土匪给剿灭了。
还有几次,在情况不太危急的情况下,张之维都是让堂口的副教主,纳森神树以赐福的方式投射力量,让被赐福者在短时间内实力大增,最后逆风翻盘。
所以,别看张之维人在龙虎山,但其实他的力量早已经辐射到了五湖四海,留下诸多传说,他身上的事迹也是流传的越来越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