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3章 实战才是真本事,精英班嫡系进入研(2 / 2)

加入书签

感觉这属于祝由术,应该是道医或民间巫医交融的东西。

他往下翻,又见一例:疗小儿夜啼不止无明疾者。

方法:

备雄鸡冠血三滴,滴于清水碗中。

于月下,取青竹叶一片,蘸此水于小儿额头书『夜啼星君速退』。

书毕,以竹叶裹雄鸡血水,埋于东方桃树下。

嘱其母怀抱小儿,面东默念小儿乳名九十九次。当晚啼止。

言摩挲着下巴,这完全跳出了他认知的「理法方药」。

然而,他并未轻易否定,反而陷入了沉思。

小儿夜啼或是受惊?

但重点恐在于『嘱其母怀抱默念』,方言认为这是极强的心理暗示与情感抚慰。

母亲专注的意念和怀抱的安全感本身,或许才是『符咒』表象下的核心疗法。

至于月下丶东向丶九十九次……更像是仪式感,用以强化母亲信心,继而影响患儿情绪?

不是很确定。

再往后翻,还有更奇特的:

解山魈附体精神狂躁丶胡言乱语。

这明显是换了个人抄写的,字体和前面不一样。

上面写的方法是:

备黑狗牙一枚(需犬龄三岁以上),雷击木(枣木为佳)一片。

狗牙磨粉混烈酒令患者顿服,雷击木烧灰存性,冲阴阳水(半热半凉井水)灌之。

同时,由健壮男子四人,执柳枝沾雄黄酒抽打患者周围地面(勿触其身),并齐声怒喝『魍魉退散』。

需于正午阳气最盛时施为。

好家夥,这要是自己在京城搞,估计当天就会被领导警告吧?

这玩意儿看起来就像是邋遢医生陈照的秘方似的。

甚至比那个更加玄。

雷击木……柳枝抽地,齐声怒喝……

他反覆看了几遍。

试图找到能够解释的地方。

黑狗牙粉混烈酒顿服,难道是烈酒本身有麻痹兴奋神经的作用?

狗牙研磨成粉口服…毫无药理依据,甚至有点荒谬。

而雷击木灰…心理暗示大过实际疗效?

至于柳枝抽地丶齐声怒喝……更像是在制造巨大声势,利用恐吓和心理压迫打断患者的狂躁状态?

反正这个方子存疑极大!或许核心在于利用正午环境与群体威慑冲击患者心神。

方言看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再研究下去,也不能拿出来实验。

还不如研究一下藏医或者僧医的东西。

至少藏医和僧医的一些办法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随后方言再次拿起带着难点的看了起来。

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

经过昨天晚上的研究,方言大概是搞清楚了一些基础方面的逻辑。

不过这玩意儿还是的系统性的学才行,按照海灯手里的这些书籍来学,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书像是玩解密游戏似的,得各种猜测推敲,然后来还原出他们的底层基础。

接着还要试着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来分辨。

这就有点太浪费时间了,现在方言事情还多呢,所以经过昨天晚上过后,方言还是打算等到赵锡武副院长请海灯大师的时候,把研究院里懂藏医的人请过来,他也顺便问一问。

这时候方言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了,这些他想知道的东西,前世在网上用点心就能够找到,现在这个时代却需要废更大的力气。

自己当时怎麽不好奇点呢?

吃过早饭,方言就去协和查房,今天这边又有侨商出院。

每次出院的时候,大家是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患者终于出院了还有红包可以拿,难过的是,现在又没有侨商补充进来,走一个少一个。

那天要是侨商一个人都没有了,那大家的收入怕是要掉上一大截了。

所以这几天时间,都有人在问方言,下一批的侨商患者大概什麽时候到。

方言其实也不太清楚,这都是全靠廖主任安排的。

目前这个还是中侨办主要做的事儿之一,他们需要凑够人数,然后才弄一批人回来,尽量要把规模做大,然后还要保持等级限制和稀缺性,这样才能达成一些促进投资的目的。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安排的。

方言只能安抚大家:

「放心,侨商这边的安排,廖主任比咱们还上心……中侨办那边早就递了消息,下一批病人已经在协调了,估计月底就能到,人数比上次还多。」

「咱们是协和的牌子,治好了那麽多侨商,他们回去一宣传,多少人等着想来?再说了,咱们靠的是本事吃饭,不是光靠红包……就算没有侨商,咱们日常的门诊丶住院,难道就不治病了?」

一个年轻护士嘀咕:「话是这麽说,可红包实实在在啊……」

方言说道:

「红包是额外的心意,不能当成主业。」

「这样,我跟院长打个招呼,过阵子咱们多开几个门诊号,既能积累病例,也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科室的本事。」

「真有本事了,还怕没病人?别说侨商了,以后说不定全国各地的病人都来找咱们。」

方言管事儿可不能由着下面人性子来,最好就是给他们找点事儿做,没事儿做他们就想东想西的。

至于侨商看病这事儿,后面改开来了后,肯定人会更多。

方言这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过这里的医护水平也需要提高,想要拿钱,本事还得跟上。

这边的工作安排完毕后,方言马不停蹄的又去研究院了。

以前还得去燕京饭店看马文茵,现在这丫头就在方言家里,现在也不研究她的香水了,开始学习日语的机械类专业词汇。

上次帮忙帮一半的事儿让她很在意,现在必须要找回场子来。

方言倒是无所谓,马文茵现在基本上都正常了,只要不把她送回濠江家里,她就是个正常人。

她哥每个月都打钱过来,还和廖主任那边有投资建厂的项目在谈,方言就当是为国家建设帮忙了。

今天是班上同学进研究所的日子,除了个别回家了的人来不了,两个在协和看诊的来不了,能够来的都来了。

不过方言到了现场过后看了下,虽然班上的人来了,但是还有三个人没来啊!

王玉川教授的徒弟,谢春荣,赵庆凯,陈文伟,这三位没来。

「老孟你把他们忘了?」方言对着负责通知的孟济民问道。

「哎呀!真忘了,你说让我通知班上的人,就只通知了咱们班上的。」

「没事儿没事儿……」方言摆摆手,这事儿也怪不得孟济民。

方言对着正在一旁的苏悦喊到:

「那个……苏悦!」

苏悦本来是作为贺普仁秘书调过来的,但是老贺去海上科考船去了,她现在就在研究所里给曾路泉,金世元,还有黄李打下手,谁都可以指挥她。

反正乾的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比如写报表,送报告这些活儿。

有她没感觉,没她其他人也能顶上。

方言乾脆就直接让她去叫这三个人过来了,反正他们都是同门。

苏悦听到后立马答应下来,赶紧去联系人去了。

接着方言就开始召集大家集合。

开始点名。

「李正吉,萧承志,成宝贵,宋建中丶雷莲,朱丽娜,范长亭,严一帆,杜恒,杨景翔,张延昌,王志君……」

一个个的点下来,除了医院里的两位,今天只有回茅山的袁青山和宣传委员徐萍没到。

接下来方言开始准备讲话的时候,苏悦也带着吉祥三宝来了。

方言询问他们目前没其他事儿过后,就让他们入列了。

接下来方言开始讲话,说起了今天参与研究所项目的事儿。

上午的九点,方言站在研究院一楼的走廊里,目光扫过集结起来的精英班众人。

他们的脸上带着几分兴奋与好奇。

刚刚被苏悦匆匆喊来的王玉川门下「吉祥三宝」谢春荣丶赵庆凯丶陈文伟,此刻能来的成员基本齐整。

这些都是方言手下的嫡系班底了。

孟济民和黄李站在稍后位置,曾路泉则在不远处整理着几份材料。

方言深走到众人面前,拍了拍手,众人目光便聚集过来,嘈杂也消失。

方言说道:

「都到齐了。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就一件事:给你们找点活儿干,也让你们学点真东西!」

他没有寒暄,开门见山:

「研究所攻关项目已经启动。分成了两组,主攻方向是『骨伤灵贴』和『三黄清瘟胶囊』的国际标准转化。目标很明确:一个月内,要拿出能拿得出手丶经得起国际市场考验的初步方案!」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每个人的脸庞,强调道:

「这不是搞虚的,是真刀真枪的国家任务,创汇两百万美金的硬指标就压在这儿!研究所的核心团队,是部里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顶尖人才,还有我们费心挖掘的回流专家,他们手里握着过硬的本事,但你们同样是我寄予厚望的战友,同学,技术入股的股东!」

「精英班这牌子,不是白叫的!」

话语中带着骄傲,让包括李正吉在内所有精英班成员,脊背都下意识挺直了几分。

「这次把你们塞进去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学!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多看丶多听丶多想!把人家怎麽分析药理丶怎麽设计实验丶怎麽突破难点丶怎麽啃下国际标准这块硬骨头的本事,给我看明白了,学扎实了!这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实践机会!」

方言的眼神锐利,扫视全场后,带着一股领导者的气势,仿佛要穿透人心,他说道:「二是盯!我要求你们每个人,每天必须详细记录所参与项目小组的工作日志。干了什麽?难点在哪?团队内沟通协作如何?甚至……有没有人藏着掖着丶互相拆台的苗头?」

当说到「互相拆台」时,他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曾路泉他们立刻联想到昨天赫连璋被当众清退的下场。

「别怕得罪人,发现问题直接向我或者其他干部汇报!但有一样,」方言骤然加重语气,眼神带着凌厉的气势:

「你们的任务是观察丶学习丶记录!」

「不允许擅自干预专业判断,更别给人家核心人员添乱!你们现在,是优秀的实习生丶是称职的助手丶更是我所信赖的眼睛!」

听到这里,众人心里都了然了。

方言顿了顿继续说道:

「任务很紧,时间不等人。」

「进了组,你们的作息时间就要跟着项目走!不准迟到早退,更不准无故旷工!协和那边轮值不能耽误,两边协调,吃苦自己扛!别让我听到谁喊累!明白吗?」

众人安静一瞬,然后大家齐声应和道:

「明白!」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