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9章 光鸡娃是没用的!(47K)(2 / 2)

加入书签

「不过除了数学物理相关大类,其他类型认真找找,也是能找到不错的。」陈景乐安慰说。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大于努力。

而选择正确与否,关键是看掌握的信息量,选志愿就是典型的看谁掌握的信息差更多。

南东省现在实行的是平行且一次性志愿,如果志愿填得不好,不只是有可能滑档,甚至直接退档落榜。

举个例子。

李文卉624分这个分数能上华南理工,但她想冲中上游985,又怕喜欢的专业录不上,被调剂到学校的垃圾专业,于是选择不接受调剂。结果分数够华南理工的分数线,却因为不接受调剂没法被录取,这样就会被直接退档,连被第二个学校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一次性志愿。

因此陈景乐内心是更倾向于稳健性志愿填报,以前那种冲丶稳丶保三段式填报方式,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版本。

「你之前说过能接受读研是吧?」他问。

「嗯嗯。」李文卉点头。

陈景乐又问:「接受省外高校吗?」

最⊥新⊥小⊥说⊥在⊥⊥⊥首⊥发!

小姑忍不住打断:「还是省内比较好,出省太远了,外省工作不好找。」

陈景乐:「……」

没听过说双9工科硕不好找工作的,您以为是我这种烂大街的废物二本文科生呢?

李文卉看一眼她妈妈,犹豫着说:「能留在省内自然是最好。」

「行,那就优先选择省内高校。」

陈景乐没说什麽。

只是觉得她这个名次,留在省内可选择的馀地不多,省外高校的话,选择面会广阔不少。

至少选专业不选学校的话,有更多选择。

奈何南东省或者是岭南地区的学生跟家长,好像大多都不太爱出省读书。

……

南东省内就两所本土985学校,一个中大,一个华南理工。

前者肯定是够不上了,后者勉勉强强,只能选非热门专业。

另外两所211工科实力都一般,其他几所985高校以及两所港校在这边的分校区,招生数量又不多,也够不着。

不纠结985丶211的话,其实深大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级别的学校强不强,看院士数量就知道了,以过去的92高校标准,确实有点落伍。

询问过李文卉,得知她不太想学计算机跟电子类等新工科后,陈景乐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数学物理不好,新工科没法选,甚至电气都不好选,文理兼招又太卷,得走化学生物相关的,同时还得排除生物,就剩一个化学。生化环材中的化学跟材料类,要是读研深造的话,其实是可以选的。」

这时候知识面广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很多家长花大几千甚至几万,去找机构帮忙报,他们也不见得能比陈景乐提供更多的信息,最终结果好不到哪去。

现在是网际网路时代,只要愿意,绝大部分信息都能在网上找到,关键是汇总跟整理比较麻烦。

陈景乐关注的不仅是高考专业选择跟高校科研水平方面,还有上面的各种政策计划,十四五具体完成度丶十五五大致方向等等。

这些结合到一起,未来上面要往哪些方向下重注,哪些行业不会被淘汰,就自然清楚了。

就陈景乐了解到的,211以上工科院校这些专业毕业出来,收入都还可以。

特别是往电化学跟电材料方向走,比如说新能源电池丶半导体材料,读研的情况下,至少能甩掉天坑的帽子。

生物跟环境就真的没办法了。

这都是在没办法选新工科的情况的无奈选择,能选新工科肯定新工科更好。

再从本省教育考试院里面找到一分一段表。

624分,该分数段有468人,累计人数排名12432,李文卉的排名是11985。

华工还是有机会的。

再看具体分数线,化学类拔尖基地班不太好进,普通材料类丶轻工类跟化学与制药类,都有机会。

正好她个人倾向于化学生物方向。

再看看国内高校的第四轮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很重要的参考标准,特别是有明确专业方向的,一定要参考学科评估,里面其实有不少宝藏级的院校,很多某个专业强势的院校,分分钟能在该专业领域压那些985丶211高校一头。

很多考生跟家长只知道选学校,然后随便填个差不多的专业,却不曾了解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什麽水平,毕业后能从事什麽工作,未来前景如何。

好比小姑一开始想让李文卉读师范或者医学一样。

这些都是信息差。

「拿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来说,国内最强的大学,其实是津大跟华东理工。这俩的评分能上到A+级。然后才是Top2级的清大,再到北化丶连理工丶南工业丶浙大,这些是A级。华南理工则属于第三档A-级,排到第12名。」陈景乐把资料找出来给大家看。

当然,第12名已经是很强的一个层次了。

只是在行业领域内的地位,没有津大跟华东理工那麽权威。

如果希望留在省内,那麽选华南理工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省内对华工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特别是工科这块。

毕竟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不能指望所有人都为了更好的专业或者学校,奔赴几千里外,一呆就是四年甚至更久。

再就是材料工程类。

比化工类多点物理要求,不过要是被材料工程专业录取,那就是华南理工强过华东理工了。毕竟华南理工是有着好几个材料学院士的。

院士诶,这还不算最顶级的名校。

陈景乐只能感慨自己学生时代没有好好读书,考不上好大学,现在知识水平提上来了,但也没空再回校园去读一个全日制研究生。

好在知识可以通过主动学习获取,无非是多啃文献。

他追求的不是学历,而是知识。

化工类跟材料类本来就不算什麽好专业,分数不算高,应该够得着的。

「华工去年缩招,今年是扩招,我们参考去年跟前年的分数和排名,文卉这个分数都是可以上的,问题不大。」

陈景乐笑说。

李北星笑眯眯地看着他不断查阅各种资料,怎麽说呢,这也是魅力的一种体现吧。

陈景乐的知识面,应该是她认识的人里面最广的,好像什麽都懂。

比高校那些老教授都要强。

反正有什麽不懂的问他就对了,什麽问题都能给你解决得明明白白,快赶上专业人士了。

……

最后。

为了保险起见,陈景乐又在化工跟材料这俩专业的基础上,琢磨一下其他几个能选的专业,争取一次性录上,不至于沦落到调剂。

化工材料本来就已经是被调剂的专业类型,还要调剂的话就太惨了。

如果纯看专业,最稳妥自然是报华东理工这种比较顶的211,或者深大这种。

平行志愿一次性投档坏就坏在这里。

只是小姑跟李文卉都觉得华工更好,那就报吧。

回头赶紧报完,然后安心等录取通知书,不耽误正常工作日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