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金发(1 / 2)
第444章 金发
千禧年是全球变革和时代的转折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欧美转向亚洲,东大和印度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
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印度进入改革的深化期,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开始爆发式的增长。
五年前印度软体业的产值还不足10亿美元,到了今年就飙升至80亿美元,扩张还在继续。
这一转型不仅带来了外汇收入,还提供了上百万的IT就业岗位。服务业更是一举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印度第一大产业。
这种转变推动了印度经济从依赖农业和低端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倾斜。
根据国际专业机构的评估,印度服务业占 GDP比重首次突破 50%,远超农业(22%)和工业(28%)。
全印度人口的中间年龄是24岁,进入新千年,巨大的人口红利开始凸显。
如孟买这种大都市,普通工人的薪资已经迈入四千卢比的大关,加班累计后甚至拿到八千卢比的高薪。
服务业和白领岗位轻松能拿六千卢比,职级稍微高一点就能突破一万卢比。
IT和工程师的薪水最高,基本都在两万卢比左右。
这放在七八年前简直不敢想像,难怪现在就连贫民窟的孩子,都想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新途径,且相对公平。
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自然也相应的提高。
据说印度现在年薪在30万卢比到100万卢比的人群,已经超过五千万。
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利好国内的中高端消费领域。
苏尔电器的高端家电产品,今年卖的特别好。
大屏幕彩电丶电冰箱丶VCD丶洗衣机,还有出货量暴增的手机,全都成了白领阶层的宠儿。
当初阿希什对两百万颗晶片的订单心惊胆战,现在呢,还不到半年就卖个精光。
苏尔电器光是向东大采购的初代晶片,就高达五百万片,成本被进一步摊薄到6.5美元左右。
下一代晶片预计在年尾定型,各种参数都做了调整,算是大改。
考虑到印度的广大市场,以及苏尔电器的旺盛需求,据说华子已经决定成立专门的晶片设计公司。
罗恩当初提出的全套客制化服务,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自己现在不做手机,但完全可以帮别人设计嘛。
权当积累经验了,等他们做好准备,必将是东大市场举足轻重的手机制造商。
罗恩不关心东大的市场,他现在的目光全放在了印度。
苏尔手机的第一要务,就是尽可能的跑马圈地。在市场份额超过大半时,就可以考虑卖晶片了。
他不仅想赚普通消费者的钱,还想从其他电子制造商的口袋里掏钱。
甚至赚多少钱是次要的,重心是通过晶片渠道,控制国内的手机制造行业。
当然,这个目标现在还有点远。
罗恩正忙活另外一件事,瓦杰帕伊政府推动的「黄金四边形」公路计划,是一大块香饽饽。
这项基建工程将连接德里丶孟买丶金奈丶加尔各答四大城市,总里程数超过5800公里。
按照苏尔基置业的估算,想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预算至少六千亿卢比,即134亿美元左右。
蛋糕太大,就连罗恩都忍不住。
当然他也没奢望全部拿下,这麽长的里程数,势必会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工程。
其他地方不说,但他势力范围内的,怎麽着也要割下一大块吧。
为此,罗恩已经亲自飞回了新德里。
北方邦那里的萨蒂亚听到消息后,也屁颠颠的赶来权力中心。
社会党在那里的日子,越发的不好过了。
不,准确的说,是除了印人党和进步党外,其他小党派现在都被挤压的厉害。
苏尔先生的生意几乎把整个北方邦都纳入版图范围之内,人们从生到死都离不开。
无形中的影响力无时无刻不在渗透,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进步党的怀抱,哪怕只是为了求个心安。
进入进步党的人多了,脱离社会党和大众社会党的人自然也多了。
亚达夫依靠庞大的种姓优势还能撑一撑,以达利特为主的大众社会党就惨了。
玛雅瓦蒂许诺的那些东西,你只要能进苏尔先生旗下的产业,就能轻松实现。
至于稀缺的公务员,几百上千万人争夺一千个名额,概率太低了。
于是为了自己的肚子着想,原来支持大众社会党的人,现在纷纷投入了进步党的怀抱。
萨蒂亚很有危机意识,他准备和苏尔先生谈谈。
社会党和进步党结盟也罢,或者暗中依附也行,总之要为自己的党派争取点利益。
否则就连大饼都没得画,又怎麽安抚手下那帮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