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8(1 / 2)

加入书签

急。

不过,这一路应该很不容易,人消瘦了很多,脸上手上长满了冻疮,胡子拉碴的,跟外头的灾民没什么两样。

青梨得到温竹君的授意后,问他外头的情况。

周尧站在燎炉边烘了烘,浑身冷颤,接过青梨手上的茶盏,一饮而尽,总算恢复了。

w?a?n?g?阯?发?b?u?y?e?í?f?ù?????n????????????﹒?c???м

“越往南,粮价越便宜,不过往北运可不容易,为了速度,这次光是运过来的费用,都快占那些米价的一半儿了。”

青梨点头,“这个无碍,有人会还给咱们的,你累了一路,快去吃点东西歇息吧。”

周尧忙点头,又急急道:“我方才听门房说,东家病重?可还好?可惜,我这次没有带药材回来……”

青梨推他,“东家的事儿你就别操心了,快去吧,后面还有好多事嘱咐你呢。”

温竹君都听到了,吩咐道:“运回来的粮食尽快跟总督署的人交接掉,不要留,以免生乱。”

青梨嘟囔道:“夫人,咱们真的不留一点?”

“不留。”温竹君摇头,“全都放出去,告诉周尧,让商队继续收购粮食,另外我病重的事儿,你一定要守口如瓶。”

她为了消息逼真,连房门都不出一步了,除了青梨跟周大人,没人知道她真实情况。

甚至为了防止被人看出来,她连吃食都减少了许多,半夜经常饿醒。

周大人一直过了两天才再次登门,不过走的是角门,静悄悄的。

他郑重地拱手行礼,“多谢夫人,若不是夫人这些粮食救急,北地百姓怕是死伤更多。”

灾难的开始,往往只是乱象的开端,现在情况比最初更加危急,没有粮食,又快到新年,快要压不住那些怨气冲天的百姓了。

有时候,真不想管这些破事,还不如像肃州一样,任由百姓捅破天去,也叫那些高坐明堂的人知道百姓的愤怒。

但也只是想想罢了,总不能身家性命全都抛掉,该做的还得做。

温竹君连忙扶他起来,“大人莫要如此,我只是做了一个人该有的反应,能帮到你们就好,只希望不要再死人了。”

周大人叹了口气,“若人人都像夫人这样心无杂念,事儿就好办多了。”

他没忍住,终究是透露了几句,“如今朝廷里参张大人的折子,跟雪花一样,陈年旧案也开始翻了出来,看情形,十分不好,夫人,大人本也想亲自感谢你,只是……”

温竹君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她心里也不想跟张炳之见面,这人跟太子一样,极会煽动人心。

或许此刻,她也只是被利用而已。

“我能做到的也只是杯水车薪,北地百姓,还是要靠你们护。”

周大人离去的背影,在皑皑白雪中,格外萧索。

还未到小年,温竹君病重的消息便送到了各处,连玉龙县温梅君那都有一份。

安平侯府,含春院里,灯火通明。

夫人又将信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疑惑道:“病重?竹儿身子一向康健,怎么会病重?还要我们去东宫为她求个太医治病?她没写错吧?”

这玉京可离丰源远着呢,就算太子太子妃开恩,可这冰天雪地的,怕是等太医赶到丰源,黄花菜都凉了。

安平侯卧在燎炉旁,焦急地捏着腿,自从那次落马后,这腿就经不得一点风霜雪雨,时时酸疼。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