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1 / 2)

加入书签

几人已经绕过了透明三叉戟的缝隙,走近了猎装女士的身边。

“我看这些文字很陌生啊。”

奥兰拾起地上的软皮小册子,他认不得上面的文字,但是孟溪借着他翻书的时候,看了一下书本的内容。

先前的那行大字,的确就是小册子的书名《冼玮瑛西行记》。

这书虽然是用一世纪前的书写排版方式,竖排、毛笔、手抄,但是行文里的内容,却有些不像惯用常云国文字的人所写,字迹也在写完书名之后,显得有些笨拙,等到了书的后半本,书写的笔迹甚至不再是毛笔,而是变成了钢笔和羽毛笔混写。

行文内容也是一样,开篇的时候,还一本正经地模仿市井说书人口吻,描述一位女子的祖籍出身以此给故事开篇,“吾乃西方英罗陀号大船船长。有一友人奇女子。冼氏名玮瑛。江东胡陵人士。自古女子不远离。冼氏玮瑛却闯荡四海……”

在开篇之后,这种说书口吻逐渐松懈,变成了更加西化的文字记述。

孟溪由此推测,这本小册子的作者或许并不是和她同民族的前辈,而是一位百年前的外国人,因为学习过常云国的文字和文化,就学着常云国的书籍小说,写了这么一本《冼玮瑛西行记》。

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冼玮瑛是他的一位朋友,而作者自己则是一位外国船长,为了记录自己这位东方朋友的冒险故事,才写了这么一本书。

孟溪不清楚这是百年前的民间小说,还是某人生平的真实记叙,又或者是真假参半的自传故事。

但是这本书出现在异世界,还拿在一位西式打扮的东方女性手中,孟溪觉得这一人一书一定有所关联。

于是她和奥兰她们继续查看,很快在这位女士背包的裂口处,看见了另一本小册子,同样的软皮封装,不过色泽更明艳,染色的皮革即便百年过后,依然透着朱红色,一角红色封皮,卡在挎包裂口的碎布格栅之间。

西曼托着挎包底,奥兰轻轻将朱红色的册子拿了出来。

他们几人没报太大期待,这本红皮册子翻开,果然又是看不懂的语言,只是这一次文字不是竖着写,而是横着写,从左到右,一行一行排版的。

虽然看不懂,但是排版舒服了许多,还有一些插图和剪贴画,看起来不至于太过枯燥。

奥兰几人看不懂,孟溪确实认得出。

这份手稿和上一份手稿,用得同样是常云国的文字。

不过两份手稿的反差,倒是让孟溪觉得很特别。

第一份手稿排版很传统,用语却有些西化,显然是一个外国人模仿国人小说书写的。

而第二份手稿,排版很西化,行文却更加像一位国人。

也许第一份手稿,是一个学习了常云国文化的外国人书写的,而第二份手稿,是一个学习了西方文化的常云国人书写的。

除了排版和笔迹,两份文稿的内容也几乎是反着来的。

《冼玮瑛西行记》讲的是一位东方的渔家女子,年少特立独行、个性强烈,如何经历种种命运坎坷,从一位渔民成为一位船商,最终决定违反海禁,遨游西方各国的经历。

而朱红色册子记录的是一位在西方长大的东方后裔,如何追逐冼玮瑛的足迹向东走,在各国游历学习最终抵达新世界的经历。

两个女子的经历都称得上波澜壮阔,都离家远行,也都经历过战争洗礼。

尤其在朱红色册子,其中的一些描述让孟溪相信,这位记录者经历了一次世界大战,而且对方去往新世界的契机,正是在这场大战期间得到的。

所谓新世界,说的其实是异世界吧。

这位冼玮瑛的精神继承者,从西向东,穿越多个国家,却没想到自己最终没有到达常云国,而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第179章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