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 / 2)

加入书签

,那些老鼠却似不怕人,窜出来后,站在马路牙子上像是喝醉了酒般,呆愣着不动。

司机大哥也看到了这奇异的一幕,颇为感慨,“现在下水道都是化学废水,养的老鼠胆子都肥了。照我们那时候,抓一个吃一个,抓两个吃一双,哪像现在,碰都不敢碰,就怕沾上点什么病。唉,世风日下。”

颜青盯着那群老鼠,内心陡然升起一股紧迫感。

到站后,颜青按照承诺,给了司机大哥三倍的价钱,司机大哥笑的眉开眼笑,今天这一趟,抵他一天的收入了。

这样的客人,要是多来几单就好了。

车票在车上给手机充电的时候就买好了,颜青买的是最近的时间点,拉着弟弟过安检后,离检票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

偌大的候车大厅,旅客如织,抻着大包小包旅行袋的民工,化着精致妆容的都市丽人,三五成群的趁着高考结束结伴外出旅游的学生,每个人的精神面貌各异,但相同的是,此刻的他们,生命力蓬勃旺盛,人间尽是欣欣向荣之景。

可惜,这幅场景,以后怕是难再见了。

第2章 拆家建房

清晨,御灵村。

万籁俱静,群山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

村口唯一通往外界的公路,突然响起一阵轰隆轰隆巨响。

老人觉浅,这个点几乎都起了,听到这声响,都出门来看,一看,嘴巴都合不上。

只见从村口驶进来许多器械,有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还有一些,老人们也不认得的。

“哇!好厉害!”小孩子也被声响吵醒了,出来一看,眼睛里全是星星。

车队轰隆着,从他们的眼前开过去,再一劈叉,开上那条通往村子更深处的路。

“那是......去颜家?”

颜青早在路口等着,看见车队进来,远远地招手。

车队在颜家空旷的门口空地停下,除了大型器械,随行而来的还有三辆卡车,其中一辆装满了小一些的器械:混凝土切割机、电焊机、振动器、钻孔机、电锤、电镐、电钻、角磨机......

另外两辆则装满了人,到了地头,车一停,人呼啦全下来,人均拎着一套工具,整齐划一的工作服、安全帽,乍一看,真像训练有素的军队。

颜青瞬间麻了。

这几支建筑队是她在网上综合对比之后选出来的,口碑极好,她知道这一单又大又急,但人到了眼前,才知道为了完成这一单,建筑队搞的声势有多浩大。

吓着她了。

也吓着村里人了吧?

......

颜家所在的小村子,名叫御灵村,听村里的人说,村子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年代久远,已无据可考。

过去,村里山路崎岖,外出不便,山里能耕种的土地不多,村民们在耕种之余,多是靠着大山给生活添点盼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村民陆陆续续出了山,进城的进城,打工的打工,颜青的父亲也随着浪潮,外出闯荡。

颜父脑子活,在外面见识了知识的力量,在打工之余,愣是靠自学成材,做生意,当老板,赚了不少钱,后来在城里买了房子,将父母接到城里生活。

颜青出生那年,颜父的事业上升了一个台阶,颜父一高兴,以女儿的名义,给家乡修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公路,因他喜欢读书人,村里一商量,给这条路命名为——青云路。

当时颜青的爷爷奶奶还健在,两位老人见回乡方便,执意要回乡养老,颜父无法,只好在村里新建了栋两层的小洋楼,给爸妈住着。

十几年过去,两老已然过身,这栋两层的小洋楼也被风雨侵蚀了十几年,外墙的石灰已经斑驳,青苔横生,房子内部也都渗水发霉。

几个建筑队的负责人看见颜青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以为是雇主的女儿,下来后直接越过她,一进屋,首当其冲被灌了一鼻子霉味,忍不住都咳嗽起来。

屋里只有一个大概七八岁的颜回,他坐在一张桌子前,正吃早餐。

见有人进来,他也只是好奇瞥了一眼,除了他和一桌一凳,整间屋子空荡的再无其他。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