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1(2 / 2)

加入书签

对于揣摩人性、对人性的理解,是沈江霖研究这么多年哲学时惯有的思路,哲学便是对人性的拷问,拨开层层迷雾面纱、直抵问题的本质,便是沈江霖洞悉人性的本事。

好在,一切按照着他的计划在推动着,并没有出什么大差错。

日子如流水,一晃便到了三月。

进了三月,春风和煦,芳草萋萋,京中百姓终于可以摆脱冬日棉袄的臃肿不便,换上了更轻薄的春装。

三月二十这日,族学不上课,沈江霖准备趁着休息日,整理一番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笔记。

张先生已经粗讲完了四书,开始讲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书,四书五经是科举考试的基本素材,绝对需要融会贯通的。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布?Y?e?不?是?ì?????????n?????????⑤?????o???则?为?屾?寨?站?点

奈何张先生自己本事就一般,就算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水平也就只能到那了。

好在沈江霖还有沈江云这个外挂,可以经常将自己弄不懂的题目,拿来请教沈江云,随着沈江云能回答出来的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说明他在秦先生处的进益也颇多。

兄弟两个双双收益,何乐而不为?

族学里,经历过了上次清退之事,如今大家对上课认真了许多。

虽然大部分人依旧觉得科举之途无望,但是有沈江霖画的大饼在前头吊着,众人都认为,只有学好了张先生的知识,通过了张先生这一关,以后才有可能进入到和经年的老掌柜、老账房学习的那一关。

不过也正是因为学习态度端正了,倒是也让沈江霖从中发现了几棵其实不错的苗子,经常会将他课上整理出来的难点、不甚理解的释义,从沈江云那边讨来答案整理分析后,又分给他们传抄。

一开始这些人拿着沈江霖的笔记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一读,却是看了进去,发现自己平时想破脑袋都搞不懂的字句,跟着沈江霖的注释一读,却都通畅了。

所谓醍醐灌顶,莫过于此。

其他学生见这些人神神秘秘拿着一个本子在传抄,马上也好奇起来,听说是霖二叔秘密给他们加的“料”,顿时不服气了:难道霖二叔只觉得他们这些人能有出息?我就是个被放弃的蠢蛋?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蠢,哪怕是读书读的最差的一撮人。

不就是抄么?跟谁不会似的!

霖二叔给了你们,也没说只给你们抄啊!用完了,给我也抄抄。

什么?你不给?

嘿!霖二叔说了,大家都要上进,谁挡着我上进,就是不拿霖二叔的话当话!

学渣们心满意足地看着对方妥协,拿到沈江霖的笔记如同瑰宝似的,因为笔记只有一本,但是要对着抄的人却很多,所以大家约好了,今日五六人一组去你家抄写,明日五六人一组去他家抄写,谁不抄,那就是不合群。

而且,必须是抄原本,才叫诚心。

跟风,就是这么起来的。

等这本笔记绕完一圈,再次放在沈江霖书桌上的时候,依旧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由此可见,大家抄写的时候都有多么当心。

沈江霖对此十分满意。

不管这些人到底学了多少,有了向学之心就是好事。哪怕是抄写的时候不解其意,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