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一日破案(1 / 2)
第308章 一日破案
一天前,苏泽的奏疏送入宫中,群臣还在为了奏疏争吵的时候。
皇宫,翊坤宫。
「阿弥陀佛,娘娘此举,可得功德无量。」
一名宝相庄严的和尚,正在翊坤宫中,对着李贵妃打了一个佛号。
李贵妃脸上满是笑容,也双手合十回了一句佛号。
李贵妃小时候就崇信佛门,成为了贵妃之后,也经常召见有道高僧入宫讲经。
眼前这个和尚,正是当世有名的高僧,名为达观和尚。
达观和尚游历到京师,隆庆皇帝听闻了他的事迹后,也邀请他入宫讲经。
李贵妃旁听了讲经之后,更是央求皇帝,允许达观和尚在后宫设佛堂,给嫔妃讲经。
隆庆皇帝听完达观和尚讲经之后,立刻评价道:「若此真可名一僧」。
这次的京师拐卖大案能破,就和达观和尚有关。
原来是达观和尚听到前朝议论后,他平生最憎恶这种拐卖幼童的事情,于是向李贵妃进言,请求李贵妃劝说皇帝,下令严查京师治安,逮捕妖人。
但是李贵妃却害怕被外朝说她干政,迟迟不敢和皇帝说这件事。
于是达观和尚又趁着给李贵妃讲经的时候,又讲起了民间妖术。
达观和尚说道:
「娘娘,京畿地区有妖人,擅用『拍花子』之术,此妖人用手一拍,幼童女人就会听其操纵,跟随其离开。」
李贵妃听完吓得不行,连忙问道:
「如此妖术,可要如何防备?本宫怎麽没听说过?」
达观和尚说道:
「娘娘居于宫廷之中,妖人自然不能作祟,但妖人出没,京师百姓大受其害。」
李贵妃连忙说道:
「前些日子太子嚷嚷要出宫,快去知会东宫,切不可让殿下出宫!」
身为人母,李贵妃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儿子。
达观和尚又说道:
「妖人妖术祸害人间,贵妃娘娘若能有慈悲心,则有功德无量。」
李贵妃立刻问道:
「大师,功德无量是什麽说法?」
达观和尚说道:
「这世上有功德之说,积攒功德,生能福佑本人子孙,死能免六道轮回之苦,飞升极乐世界。」
「而仁德之心无边,世间的功德也是无尽的,怎麽才能攒够功德呢,这就有无量之说了。」
「吃斋念佛,诵念佛经,这些都是有量功德。」
李贵妃又问道:
「兴修佛寺,助造佛塔呢?这些又有多少功德?」
达观和尚说道:
「这些也都是有形之物,虽有功德,也是有量功德。」
李贵妃疑惑道:
「那何为无量功德?」
达观和尚双手合十说道:
「俗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才是无量功德。」
「打击妖人,也就是斩妖除魔,这也是无量功德。」
听到这里,李贵妃也不犹豫,于是拿着达观和尚的这一套说辞,去找到了隆庆皇帝。
其实这种功德之说,皇帝并不是特别有兴趣。
毕竟所谓的功德太过于虚无缥缈,全凭和尚一张嘴。
隆庆皇帝更热衷于对于道家的升仙之说,特别是外丹之术,希望能炼制出仙丹一步登天。
但是达观和尚的妖人说法,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所有的皇帝都是最厌恶「妖人」的。
妖人,就是官府掌控之外的东西,妖人会蛊惑百姓,妖术就更可怕了,会造成民间恐慌。
皇帝也想到了苏泽的奏疏,如果不严打京师治安,说不定还真的会影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隆庆盛世」。
等到了这个时候,皇帝也不再犹豫了,必须要要对这些妖人出重拳了!
于是有了皇帝下旨,严令追查人贩子。
而在皇权下令后,整个京师的治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
正月十八,报馆。
因为詹事府还没有开学,所以苏泽暂时都在报馆办公。
沈一贯冲进了报馆说道:
「子霖兄,破案了!」
苏泽都有些意外,皇帝是正月十七下旨,一天就破案了?
什麽时候京师的治安力量这麽效率了?
沈一贯说道:
「照你所奏,锦衣卫重案司介入了,顺天府也贴出了悬赏,巡捕营接到了不少线索。」
「但是这些线索太杂太乱,真真假假,巡捕营一时也没有办法辨别。」
「清濮兄(王任重)不是担任外门巡城御史吗?他听了一清兄(沈藻)的建议,请刑部主事狄许帮着破案。」
「一清兄在武昌查探楚宗案件的时候,这个狄许表现出众,清濮兄请来了这位狄主事,果然查到了有用的线索。」
苏泽也来了兴趣,一下子丢了五十多个孩童,这案子确实不好查。
这年头又没有监控,这个狄许是如何破案的?
「这个狄主事也是真有本事,他将走失孩童的家人聚集在镇抚司,向他们询问孩子的情况。」
「经过他的查问,这些都是京师中等之家,丢了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爱玩爱闹。」
苏泽疑惑道:「这算是什麽特点?」
沈一贯说道:「子霖兄,上奏你是专业的,这查案子,这位狄主事才是专业的。」
「他发现,这些孩子都是爱玩爱闹的,但是这些人贩子是怎麽知道的呢?」
狄许又询问了丢了孩子的四邻,四邻都抱怨这些孩子实在是太精力充沛,他们经常夜里玩闹。
苏泽疑惑的问道:
「难道下手的是四邻?」
沈一贯摇头说道:
「怎麽可能,大家都是街坊,又怎麽会为了这点事情如此呢?」
「而且丢孩子的家庭又不是住在一起的。」
「只能说爱玩闹的孩子更容易丢失,这些人贩子就是利用这个下手的。」
苏泽点点头,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疯孩子,在上元灯会这麽热闹时候,也不会听从家长的要求,确实更容易被人拐走。
选择这类孩子下手,确实也是最容易的。
「那狄主事就提出一个问题了,这人贩子怎麽知道这些孩子的特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