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门下(2 / 2)

加入书签

但也就是放了王凝了,至于其他人,皆在这些年被崔彦昭整死,手段狠辣得不行,

就如先帝的那位伶人李可及就讲了个段子,被这人弄死了。

所以现在小皇帝都看不下去了,打算将这人从宰相位置上弄走。

只是现在北衙几家权宦都有自己想推荐的人,然后这个时候外面的宰相郑推荐了现在的宣武军节度使王铎做宰相,几家人都在犹豫。

上面为何犹豫,杨复光也能猜到一二,虽然他这些年都不在朝内,可对于朝内的局势却洞若观火,甚至因为置身局外,还比局内人更看清几分。

南衙内部的斗争是非常激烈的,现在南衙的五位门下,分别是崔流丶崔彦昭丶郑丶卢携丶李蔚。

其中崔流这人基本没有政治影响力,他因为那句「座主门生,流一气」而成为时人的笑柄,

现在就是个点头宰相。

然后是李蔚,这人向来不党不群,真实君子,所以在宰相班子里向来办实事,说实话。

而剩下的崔彦昭自不用说,都已经走人了,但偏偏他走后空出的这个人选却成了关键。

只因为此时南衙的这些门下,就以郑丶卢携二人斗得最凶,甚至已经隐约有了当年牛丶李党争的那个斗争苗头了。

说来这二人还是表兄弟,从小还一起长大,只因为郑长得可爱,卢携从小就长得丑,所以郑就更得长辈关爱。

此后二人就因此而结下了仇,其中这一次对王丶黄造反这件事,两方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剿抚之策了。

其中卢携坚持认为对于王丶黄这些草寇就必须快刀斩乱麻,即刻调动精兵猛将对这些火星铲除,甚至要调已进南诏的高领军出剿。

但郑却不同意,认为此时应该招抚王丶黄这些草军票帅,给他们官职,先稳住他们,只要等中原灾年过去,他们那些部下就会自己回乡种地,到时候再办草寇这些骨干,自然易如反掌。

现在政事堂里面的五个门下,一个不管事,一个不参与,一个要被贬,剩下的两个针尖对麦芒所以在崔彦昭去任后,卢携和郑,谁先拉人进政事堂,谁就在政事堂占了多数,就能将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

可以说,此时接替崔彦昭的人选,直接影响了大唐下一步的大方略。

本来,最开始,杨复光是完全站在卢携这一边的,道理很简单,他们杨家现在被田令孜打压,

唯一的翻身机会就是拿军功。

现在你郑要抚,那军功何来?

可随着各方信息传来,杨复光渐渐认识到强行平叛已不现实。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这段时间义成丶天平军的挫败,草军在充丶沂一带的壮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刚刚收到了一个绝密情报。

去年初就带兵南下南诏的高竟然大败而回,带下去的数万精锐,最后只有万人能回,可以说是大败特败,将此前获得的优势一朝丧尽。

这事高竟然一直瞒了三个月,后面还是西川那边的周从寓弄到了情报,才晓得了败战的消息,然后告给了朝廷。

所以这会朝廷诸公早就一片哗然,也就是这个时候,那南诏的新国主隆舜竟然派人来长安求和,并求娶大唐公主,愿做大唐的女婿,为大唐永守南疆。

不然朝廷对高的囚车早就发出去了。

可即便如此,由高出兵平叛的计划是彻底落空,甚至为了弥补西南疆的兵力不足,朝廷还需要再从中原各处调兵组建新军团。

如此的话,本就不占优势的中原战场,兵力将进一步被削弱。

这样的大局下,还谈什麽剿呢?

所以,杨复光只犹豫了一会,就立刻改变了态度,决定支持王铎。

而他们杨家这一票,正是关键一票。

郑那边是有宦官撑腰的,那就是同在汴州负责转输漕运的西门思恭,这郑从小就被养在西门思恭身边,几乎是他半个儿子。

所以西门思恭那边必然会支持郑,但田令孜呢,又和郑的对头卢携是盟友,两人向来是狼独为奸,所以在北衙这边,郑和卢携也是一人一票。

而现在,有了杨复光的支持,他们杨家开始投郑一票,如此王铎就能入主门下,尔后,郑一党将在政事堂中占多数,如此,招讨之争,招这一路线将暂时占上风了。

此时的赵怀安是一点都不晓得,赵六的一个拍脑袋,他的一个无所谓,最后让杨复光因此而支持王铎入朝廷而换得万馀宣武军兵马的调度。

然后整个天下局势就因这样小小的变动而发生了政策的转变。

而以后,更多的类似的事情还会更多,随着赵怀安的位置越来越高,他的各种无意识的举动都会影响这个世界的历史走向。

不过换个方面来说,此刻的赵大从一个被时代裹挟的被动者,正逐渐成为一个推动历史的主动者。

正是靠看政治互换,杨复光从土铎那边要来了兵,从西门思恭那边要来了粮,最后汇合刚抵达到汴州的忠武军,就急匆匆地率领舟师来救赵怀安了。

此刻,杨复光见赵怀安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赵怀安不仅没事,还击退了草军,总之是一件功劳了,而忧的是,也不晓得赵大损失多重,会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合作。

毕竟他们杨家现在真的很需要一个强力的地方实力派。

这些情绪杨复光都没有表现出来,甚至还在想着如何安慰赵大,然后他就见赵怀安下拜道:

「不辱使命,不负皇恩,我保义军连战三日,终于歼灭濮州残贼,而曹州贼寇也已撤往曹州。

杨复光愣了一下,以为自己听错了。

然后赵怀安一招手,就从后面赵六手上接过了一个函箱,随后恭敬地递给了杨复光:

「这是濮州贼帅曹师雄,请兄长过目。」

杨复光愣了一会,将函箱打开,只见里面是一个神色惊恐,面容雕枯的首级。

眨了眨眼睛,杨复光不敢置信,再问了遍:

「你是说你不仅击溃了草军,还阵斩了敌军的草帅?」

赵怀安点了点头,补了一句:

「不过曹州贼帅跑了,往曹州去了。」

此时杨复光哪还在意这个,一个劲拍着赵怀安的肩膀,大笑:

「好好好,赵大,你哪里是『呼保义」啊,你分明是我的『及时雨」!你是不晓得,你这份军功来得太及时了!哈哈!」

这下子,赵大自己愣住了。

什麽?咱又成了及时雨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