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6章 你若不杀他们,朕必杀你!(2 / 2)

加入书签

他俩伺候陛下这麽多年,对陛下的一举一动,可谓十分了解。

陛下若是暴怒非常,将你骂得狗血淋头,甚至是踢你几脚。

那麽恭喜你,你还有得救,说明陛下把你当自己人,并没有杀你的意思。

若是陛下面色如常,唇角含笑,而眼神却是冰冷至极。

那麽不好意思,在陛下眼里,你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可陛下若是先暴怒非常,却突然整个人变得阴渗渗的,那可就太恐怖了。

因为这代表着,陛下要杀你全家,夷尔三族了。

而今天,李崇的表情,便是这极为恐怖的第三种情况。

李崇摆摆手,让戴权和小桂子起身,然后他又拿起史的那份摺子,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

接着,李崇拿起御笔,在摺子上批覆道。

「史你是废物,是蠢货吗?此等要紧之事,你不从速处置,为何要千里迢迢奏报于朕?

在你去东南之前,朕授你便宜行事之权,你为何不遵旨行事?

区区东南世家,为何不敢杀?有何不能杀的?

你若不杀他们,因而坏了朕的东南大计,朕必杀你!!!」

写罢这几句话,李崇将摺子扔给戴权。

「八百里加急,换马不换人,这份摺子必须在五日之内,递到史手中,若有迟误,

军法从事!」

戴权接过摺子,躬身退出殿外。

陛下要求得如此急切,这份摺子便不能让寻常信差去传递了。

戴权心里琢磨着,说不得他要挑选宫中好手,拼了命去将这份摺子,尽快送到史手中了。

戴权如何选人,如何递送摺子到东南前线,这里便不再一一赘述,只说李崇坐在御案之前,心里还是很生气。

这些个世家大族,真真该死。

但若要保持东南稳定,不至于激起大的民变,那些怀有异心的东南世家,自然要屠杀殆尽,而其馀的东南大族,以及普通老百姓,还是要安抚一番的。

随后,李崇命小桂子去召内阁首辅李守中,工部尚书赵温华,户部尚书杜知运,兵部尚书李不言,礼部尚书张前来。

李崇先是将史那份摺子的留档副本,让李守中等人看了一遍。

李守中等人看了面容大骇,他们也是没想到,这些东南世家竟然会如此愚蠢,眼看着倭寇都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他们竟然还会和倭寇勾结。

而让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东南世家的胆子竟然会如此之大,他们竟敢血洗柳林镇,行此逆天之事,真真是不可理喻。

等他们看过之后,李崇便直接开门见山,说他意欲打压东南世家,压缩他们的科举名额等诸事。

对此,李守中等人没有片刻犹豫,便举双手表示赞成。

毕竟锅里的肉就那麽多,围坐在锅的旁边,参与分肉的人少了,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家族势力,自然也就能多吃几口。

反正他们文不是东南世家出身,死道友不死贫道,如此甚好。

见他们都不反对,李崇便让张拟旨,给浙江学政贾政,还有其他东南各省的学政,

下了一道特别的旨意。

本来在八月份的秋闹,东南各地押后一月,等那些怀有异心的东南世家被屠灭之后,

再行秋闹之事,以示安抚之意。

在旨意之中,李崇特意强调,秋闱押后一月,名为安抚地方,实则是防范那些东南世家,故而此次秋闹,务必要多录取一些寒门子弟。

哪个省录取的寒门子弟多,该省之学政当年在吏部的考评,便选定为优异。

往后数十年,逐年压缩那些东南世家的录取比例,便成了李崇打压东南世家的国策并且会一直推行下去。

而要推行这项国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当地督抚一级的重要官员,不能是东南世家出身。

好在自从李崇亲政以来,大乾各地的三互法,执行得极为到位,这一节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所谓三互法,说简单点,其中一项便是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当官,为的就是防范当地世家做大,渐渐不受皇权的约束。

而徐少湖所担心的,东南世家在政治上不再受信任,逐渐被排挤出局,也在这一刻,

终于变成了现实。

至于该项国策之效果,真正体现出来的那一天,则要等到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毕竟像徐少湖这样的出身东南世家之人,想要渐渐边缘化,逐步淘汰替换,也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圣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事急则败,事缓则必成也!

料理完这些事情,李守中等人离去之后,李崇又拿起史那份摺子的留档副本,瞧了一次又一次,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看到贾琏阵亡,贾家部曲家将阵亡一百三十七人。

看到贾环右腿伤残,贾芸左臂被齐根斩断,贾蔷多处受伤。

看到薛蟠左臂被斩断,右臂骨折,肋骨多处骨折,一炮轰死了倭寇头目犬养平八郎。

李崇叹了口气,吩咐道。

「召荣妃贾探春,住在长春宫的贾迎春前来,

还有,派朕的御攀,去荣国府接贾史氏进宫,告诉她,朕有话对她说。」

至于贾元春,她现在怀有身孕,而且月份大了,行动不便,这件事儿还是先瞒着她吧!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