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章 什麽叫仁厚长者(1 / 2)

加入书签

刘备当然是调研过的……

他可不会随便对人说这种容易招祸的话。

三年前朝廷徵辟过乐隐入京为官,就是为了修撰熹平石经,但当时乐隐没去。

转年朝廷再次徵召,乐隐不好再推却,应召为议郎,却又自请外放,做了这涿县县令。

从这履历就能看出,乐隐对当今天子以及雒阳朝堂是个什麽态度……

刘备的这番言语,恰恰对了乐隐的脾气。

「你求授仁德……」

乐隐叹了口气,眼里有欣赏之意,伸手接过了刘备手中的腊肉:「吾德不昭,其实未必能教你,但你这等学生吾却不想放过……卢子干竟舍得逐你出门?」

卢子干便是卢植,乐隐接了束修之后才提起卢植将刘备逐出门墙的事儿,显然是已经决定收下这学生了。

「卢师也是无奈,学生犯罪,卢师在朝为官,总不能包庇学生。倒是明廷……若是学生狂狷犯禁,明廷可害怕受学生牵连?」

刘备拱手作揖,躬身行了大礼。

「哈哈哈……我左右已是注定去官了,还怕什麽牵连?」

乐隐大笑起来,显然对当不当官完全无所谓:「刘家郎,可有表字?」

「备尚未及冠,且家父早逝,正欲求恩师赐字。」

刘备真心实意的换了称呼,低头求字。

「……你既然不求官只求仁,便更要通玄奥之理,具超世之德,备贤德而服人,便以『玄德』为字如何?」

乐隐拈着胡须思索了一会,给了回答。

刘备愣住了。

仍然是玄德?

自己的人生履历,已经和原本历史上的刘备有些不同了啊……

这年头只要拜了名师,在即将成年时大多都会求老师取字,以结父子情谊,毕竟师父也是父。

历史上的刘备是卢植的学生,表字玄德,很可能是从卢植那里求学回乡时,卢植取的。

可自己如今拜了乐隐为师,竟然也得了『玄德』这个字……

而且很显然乐隐取字是完全从自己所说的需求出发的,要自己掌握更深的道理,具备更高的德行,才能在没有官身的情况下让人心服……

是天意如此吗?

还是两位大儒不谋而合?

但无论如何,玄德才是刘备该有的字。

刘备低下头,长揖到地:「备谢恩师赐字。」

几天后,乐隐还正式为刘备办了冠礼,刘母见儿子又得名师,心中宽慰,也不再责备刘备浪荡顽劣。

……

拜了乐隐为师,本来是为了给自己加个大儒门生的光环,免得被人迫害。

但与乐隐相处几日之后,刘备觉得这位老师真的很有古风,只怕并不是纯粹的儒师。

比如提起最近县里兴起的太平道时,乐隐说的是:「此道门虽说有蛊惑人心之意,但其救济贫苦治疗病患,其行有善。只需先与其便,再行约束,必不至为祸。」

他也确实是这麽做的,让简雍先专门划了块地方给太平道,然后与道人约定,只在这范围内传道。

官府主动送地皮,估计太平道还没遇见过……

而从那之后,涿县的太平道人也守规矩,只在约定范围内行动,从不在其它地方瞎忽悠。

再比如提及天人感应,乐隐的态度是「天是天,人是人,非要扯在一起,那定是为了骗人……」

说到如今的党锢时,乐隐说的是「天下无人不党,清流有党,宦官有党,天子亦有党……便是你我,也是一党。此锢天子不解,自有灾祸解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