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 / 2)

加入书签

其实自己这种平头百姓与四品官员不可能有什么牵扯,架不住这位传说中高大英俊的都尉特意找文人将这个故事写成了变文。

大慈恩寺这个地方还是不去了吧,段知微再叹一口气,把心思又放到了自家那个,通义坊尾部的小店上。

经过段知微几日的观察,这小铺子虽在坊尾,却是不少官员去上班的必经之路,段知微卖酥肉的时候便听到有排队的郎君抱怨,说那转运使司的食堂着实难吃。

段大娘的店原先只卖滋味平平的蒸饼和胡麻粥都能勉强度日,多半也是因为大部分官员一大早便要上班,随手买个蒸饼糊弄一下。

馎饦、馄饨等需要在店中久坐的吃食暂时便算了,破败的店铺连食案都犯着油腻腻的黑光,眼下可没有闲钱装修,段知微思索片刻,还是找人在店口搭建了个胡饼炉。

段知微准备试着做一份包着馅料的胡饼。

本朝包着羊肉馅料的胡饼叫做古楼子,羊肉里加入胡椒豆豉调味,抹上香油一起烤。

只是羊肉价贵,段知微连成本都付不起,只好放弃羊肉决定包猪肉,反正做炸酥肉也要用到猪肉,一起买了还省时省力。

段知微觉得这有点胡椒饼的意思,她在夜市吃过一回,外壳烤得焦焦脆脆,咬一口肉香混着浓郁胡椒的香气弥散开来,整个摊子都在大排长队。

她将肥瘦相间的猪肉细细剁成肉馅,将泡着葱姜蒜的水淋到上头,再搁些酱油、料酒,一起搅打。

若能搁些胡椒就好了,段知微遗憾得想,胡椒价比黄金,还是算了。

段大娘已经完全学会了炸酥肉的方法,换下了妃色的鲜亮襦裙着一身黄麻粗布衣服在门外忙得脚不着地,扭头对段知微道:“知微啊,雇个人吧,实在不行回头去东市赁个奴回来。”

段知微把其中一半肉馅炒香,闻言一摊手:“长姑啊,吾辈没有铜钱呐。”惹来排队的人哈哈大笑。

将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等加入面团,等其发酵排气后,分成等大的剂子,将剂子擀成中间厚四面薄的饼皮,再加入油酥收口再次擀长卷起。

最后加入一半生一半熟的猪肉馅,像包子那样收口捏成一个个加馅料的胡饼,抹上香油,撒上芝麻,完工。

接下来便再做一份雪泡缩脾饮,这饮子可以除烦渴,消暑热。

这个倒是简单。以砂仁、乌梅肉配着梨、去皮甘草、干葛白扁豆用水煎成,主要针对酒肆中饮醉的顾客,喝完一碗直接清凉到脑门上。

一面是凌晨五时饥肠辘辘由西向东上班的官员,另一面是平康坊欢饮达旦,自东向西而来的酒客,段知微已经看到无尽的铜钱在向自己招手了。

约莫早上五点多,承天门上传来第一声报晓。鼓声击破长夜,然后如多米诺骨牌般,自皇宫向外的每个鼓楼都应声开始报晓,惊天动地,振奋人心。

要说还有什么更糟的,就是全长安几百家寺庙应声附和,开始撞击梵钟。

顶着一头乱草的段知微深深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先给烤炉预热,再去后院用冰冷井水搓一搓脸,用青盐漱漱口,便出门把已经备好的胡饼贴进炉壁中,开始烘烤。

果然不出所料,路过通义坊的各色马车、牛车和步行上班的人们自西而来,有部分手上拿着蒸饼,边走边吃。

只是无人往段家食肆撇上一眼,这家又小又破的店在这十来年,每天如一日的卖蒸饼和胡麻粥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