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2 / 2)
短短几息时间,郑氏心中已了然,她这个夫家的甥女,并非等闲之辈。虽出身商贾,家中底蕴不足,不及那些诗礼簪缨世家,但她心智坚定,仪态大方。第一次见贵亲,也不见扭捏,应对自如。这样从容,令郑氏有意外之喜。
谢秉安早向郑氏交代,委以重任,让她替甥女相看佳婿,谋一门好亲事。此事令郑氏烦扰多日。
替小辈张罗亲事本就是麻烦事,更何况还是夫家那边未见面的外甥女,人是圆是扁都不清楚,让郑氏如何安排得圆满?只怕吃力不讨好。
见到秦知宜本人后,郑氏那没底的一颗心才安稳一两分。她容貌姣好,大方得体,嫁入普通官宦之家并非难事。虽说庆朝不重商,但商贾的地位比起前朝已高了不少,与商户结亲的大有人在。
会面后,两家人各自登上马车。秦家父子一齐挤进谢氏的马车,害得妈妈和丫鬟都退出来让位置。
秦知宜是被一家人宠着的一朵娇花,多日不见,父亲和三哥同母亲亲热罢,又都来嘘寒问暖。
秦府长房一家向来其乐融融,父母慈子女孝,没有其它大户人家的乌烟瘴气。秦知宜自幼泡在蜜罐里长大,无忧无虑,性子豁达。
三哥秦淙笑话妹妹:“这车队后面跟着十多辆板车,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臻臻把家都搬过来了。”
秦知宜睨了秦淙一眼,她洁如编贝的牙齿上下一碰,回嘴道:“妹妹我搬些自己的闺中用物三哥都有话说,倘若将来出嫁,父亲母亲给多点嫁妆,你岂不是要告御状去?”
“臻臻越发伶牙俐齿了。”秦淙哈哈大笑,“你有此等好本事,三哥也不必怕你在京中受人欺凌。”
如若是其它人家的闺阁女儿像秦知宜这般说话,恐怕要受长辈责备不端庄。哪有未出阁的女儿将婚嫁挂在嘴上说的?但秦劭和谢氏不仅不在意,还都暗赞女儿聪颖。
秦知宜说秦淙要“告御状”,这就是在讨彩头,寓意秦淙将来能高中,入朝为官。但秦淙大概没听出来,一心只想着妹妹未来在京中的处境如何。
秦家长房三个孩子,论头脑,秦知宜是最灵光的。知情知趣又能言善道,所以额外得长辈偏疼。
此行入京,祖父和祖母还额外赏赐了好些珍宝玉器及银票,生怕唯一的孙女在外受委屈。
秦父听了秦知宜的话心中高兴,拍了拍秦淙的肩:“你妹妹,她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你这个做哥哥的,要多替妹妹打点。”
谢氏对这说法不赞同,攥紧袖口,凝眉道:“夫君勿要大意,天子脚下权贵多,不能将旁人想得太简单。”
母亲的意思是,京中贵人不好惹,可能有那刁钻顽恶之辈。秦知宜明白,不过她并不怕畏怯。
她最喜欢和人打交道,无论是友人还是仇人,都能为她的生活增光添彩。
和秦知宜认识,会让人忍不住想对她好,收到她热情的回馈后,还想给予她更多。翁荣就是这么陷进来的,现在又加了个柳姑娘。
有人带秦知宜去桃花涧,她从回帖后便开始准备当天要穿的衣衫、鞋袜,用的首饰、香粉。这些都是最基本要准备的,而另外的重中之重,秦知宜需要准备首次与谢晏交锋的计划。
桃花涧之行就在三日后,秦知宜关起房门,在纸上写写画画,罗列许多条计划,并幻想发生的场景、可能会有的情况,条条推演,再筛选。
目前的状况,秦知宜认识谢晏,但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