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1 / 2)
谢晏再回来以做讨好,想起大嫂家中的锐哥儿即将开蒙,便又打包了几份给王姒送去。
知宜不是读书人,对这些文房四宝的来历和用途也说不出什么,但好在房氏有意吹嘘,夸赞起自己的买的东西,那用词造句都是一套一套的,知宜就把从房氏那里听来的词汇描述和产品背后故事都告诉了王姒,也算没听着白生一场气。
盼着儿子成才的母亲大概比较好收买,就在知宜说明来意又介绍完产品之后,王姒看她的眼神就彻底变了。
知宜此时终于知道,为什么谢晏大哥大嫂夫妻两人感情一直不错了。
如果自己每天被这样的眼神看着,大概也会觉得,是被大嫂所深爱着。
想不动心都难。
她虽然并不喜欢谢峥,但却喜欢看知宜好好照看他,因为在她看来,这样照顾一家老小是一种贤惠的表现。
有了这份贤惠,日后就算谢晏的姨娘侍妾有了孩子,想来她也能照顾的不错。
知宜和王姒一起挑好窗纱后,便去到偏厅将纱帐交到了钟嬷嬷手中。
钟嬷嬷接过帐子应承道:“夫人的吩咐我都晓得了,今儿晌午找人给公子卧房换好便是。”
等知宜再回到正屋时,见得谢老夫人捏着信纸一脸凝重。
知宜有种不好的预感:“祖母,可是家中出什么事了?”
“你大姐姐来信,说二郎遇刺伤重。”
知宜脑子懵了一下:“怎么会?”
“大概是事出紧急,清沅在信中也没顾上说明。”老夫人道,“你且回去收拾收拾,和你大哥同去京城照看他一段时日吧。”
随即,从小看着谢晏长大的方妈妈,几乎把谢晏从小到大,所有除开正经事,如课业学问之类以外的爱好都讲给秦知宜听。
为什么她说的跨度如此大呢?
因为纵观谢晏从周岁抓周起,到弱冠之年,这漫长的二十年,几乎都没值得说的特别爱好。
无非是下棋、舞剑、听琴、射猎。
乏善可陈。
秦知宜从满是好奇的听着,到表情纳闷。
就这些吗?好像听完所有也对送他年礼没什么帮助。
不过秦知宜并不担心,她会有办法让谢晏满意的。
第32章
从方妈妈的描述中,秦知宜囫囵地窥见了一番她夫君从幼年到成年的日常。
听起来,甚是无趣。
在此之前,秦知宜见过最无趣的同龄人,是好友姜姒的长兄。
那也是个古板认真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
但姜家哥哥都还有打发时间的爱好,养鹰养犬,斗鸡。秦知宜凑热闹还去瞧过,全是京城有名有姓的贵公子。
她为读者提供免费场地和书籍,文具却是按照市场价收费,并言明写字好的顾客可以拿完本的抄书抵扣书金,也算多了两笔新的进项。
文汇斋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改革,在整个青州学子圈里都得了很好的评价。
同班同学宋文跟李维说起,也不知道你家书肆被谁买了,主家懂得为广大莘莘学子着想,很有越办越好的趋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