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1 / 2)
妥进了车厢。
车厢内,丫鬟清露正在为姑娘擦手。
微翘的手指莹润生辉,纤长细腻,如柳轻柔。精心打磨保养的指甲圆滑如杏仁,不染蔻丹,自透着一抹健康红润的嫣粉。
每每看到这双玉雕一般的手,桑荷都不禁想,真美人,从头发丝甚至到指甲缝,都无一不足。姑娘名字单字一个宜字,当真宜色无双,妙如其人。
桑荷将打探的吃食消息周到妥帖地一一道来。她是从小伺候秦知宜长大的贴身一等丫鬟,秦知宜的喜恶习性,她都了然入怀。
只吃加了笋丁的酱肉包子、嫌弃干花菇味浓、不爱蛋黄的腥气。因为秦知宜有诸多挑剔忌口,所以桑荷才没擅自拿主意。
但路途劳顿,主子心意有变也是有的,所以还是问过才好。
听罢禀告,秦知宜并无不悦,朗声说:“既如此,倒不如买几个榆钱窝头尝尝新鲜,我记得母亲曾赞过晋地野味杂粮清甜爽口,我想陪母亲尝尝。”
坐在另一侧的秦夫人谢氏莞尔:“还是臻臻贴娘的心,几年前的闲谈你都记得,那时才多大?还不及花几高。”
“是呢,那时五姑娘才九岁。”谢氏身边的陪房朱妈妈应和,亦是笑靥满面。
臻臻是秦知宜的乳名。
秦家长房和二房当年一连生了四个男丁,秦家老爷、夫人,长子秦劭、少夫人谢氏,都盼着有个女孩儿。终于,秦知宜诞生,得全家长辈偏疼,与男丁一同排行。
秦家三代就这么一个女孩,全家人视若掌上明珠,千娇万宠。
秦老爷根据老相士测算,从笔画为九,五行为金的字中,为五姑娘定了单名一个“宜”字,取静雅宜秀之意。老夫人则给了乳名“臻臻”二字,意喻得来不易的珍宝。
得举家娇惯长大的秦知宜,天资聪颖却惰懒爱娇,不喜拘束,恣意小性。生活骄奢不说,还格外挑剔。幸好秦氏一族在豫州家大业大,能纵着她挥霍几辈子也不伤根本。
桑荷去买了几个榆钱窝头和小豆粥回来,秦知宜只掰了一块尝尝味,嫌弃粗糙就再也吃不下,余下的都赏了丫鬟们。谢氏笑话她是丝绸嗓子玉瓶胃,被秦知宜抱着胳膊撒娇,车里笑语阵阵。
秦家此行入京,要在京中长住。
谢氏的胞弟,秦知宜的舅父,因政绩斐然,于两年前调任回京,升任户部郎中,年纪轻轻仕途一片光明。随后他家书一封,惠及亲人。
家中有人在天子脚下扎根,向上发展的路被打开,秦家顺势决定将珠宝商行开至京中,秦家三公子能跟着舅父读书考取功名,秦知宜也能在京中寻一门贵亲。
并非秦家贪恋权贵,只是秦父秦母将秦知宜看得眼睛珠子似的,把豫州适龄公子看了个遍,也没看上一人配得上自家明珠。只能将眼光放到京中。
不过话说回来,父母只盼婿郎品行高洁、雅正温润,秦知宜本人却另有追求。
只有近看细品,才能发掘到他这一身衣料,费的功夫有多厉害。
好比一道糕点,从外面看什么也没有,甚至普普通通。
只是看着要比其它的糕点外形更完善。
但其实那内里,层层内容丰富,十足讲究。
秦知宜一天到晚都在琢磨这些事儿,光是那料子的织法,都和小柳氏探讨了不下三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