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2 / 2)
秦知宜满口答应:“你看我像小气的人吗?”
三人又笑了起来,惹得在内室伺候的丫鬟们也都笑容洋溢,唇角没放下去过。
几人说话的时候,秦知宜说要做一双鞋底又软又厚的鞋并不是玩笑,在等待花朝节来临的十多天里,她真带着丫鬟在家里做鞋。
自那天后,郑云淑时不时地来翠采轩找秦知宜,和她一起描花样、裁布、绣花。一来二去成习惯后,要是哪天不去秦知宜屋里,她还会怅然若失感觉少点什么。
在这期间,郑云淑发现秦知宜对美的追求和欣赏,造诣极高。
起初听她说要做一双鞋,郑云淑想着,做鞋是个简单的事,最长不过五六天就能做完。她和丫鬟按做鞋的流程带上所用物什,做鞋要先做鞋底、剪鞋样。然而去秦知宜屋子里一看,她竟从自己画鞋底开始。
寻常来说,若脚长未变,一般人都有固定的鞋底样子,甚至是早就做好的鞋底,木头的、皮子的,或是要软一些,用布来做的。
秦知宜画的那个,正面看倒是正常鞋底的形状,但是还有个侧面的图,两头高,中间凹。并且贴着地面的那一面,比挨着鞋布的一面还要小上几圈。
郑云淑和丫鬟阮芷好奇凑上前去看,发现秦知宜仍在用笔修修改改,没到满意的程度。
秦知宜正专注呢,望着纸面和郑云淑打招呼:“来啦,别客气,自己坐。”见过三次以上,还一起吃过茶点,秦知宜已经把郑云淑划为自己人的范畴,和自己人无需太客气。
秦知宜这样自来熟的性格,容易得罪人,但若不介意她的,很快就能同她混熟。
郑云淑确实不太习惯她这样的,不过当下她被特殊的鞋底吸引了注意力,自发地按照秦知宜的吩咐,在她对面坐下来,好奇道:“这个形态,让我想起南北朝时的木屐,也是这样两端有高度,中间空着的。”
“是呢,把鞋底做高一点,人显得高挑,还不会让裙摆蹭上太多脏泥。”秦知宜知道她好奇,把样纸转了一圈,摆到郑云淑面前,让她看得更方便,“你帮我看看,这里是翘一些的样式好些,还是这样平一些呢?”
郑云淑被秦知宜引导着,渐渐地和她一起投入。两人都选了脚尖向上翘的一版,随后拿来已经削出大形态的黑松木鞋底来,叫来会做细致活的仆妇,在屋里用斜刃刀削出形状,再慢慢打磨。
做出鞋底还只是第一步,因为那天要在外一整天,秦知宜给木底之上做了厚厚的垫布,塞上大量蚕丝,再让丫鬟用针线匝得紧紧的。这样一来,鞋底又软又韧,穿着才舒服,不会累。
郑云淑看了秦知宜这些工艺,再看自己的挎篓里带的布片,顿感寒酸。
她低头在布片里拨弄了一会儿,有些无从下手。这时秦知宜正在看婆子递过来的鞋底,郑云淑听见她说:“不错,继续磨得平滑些。再按这个样式削两双鞋底。云淑,你的脚多大,可有样子?”
郑云淑恍然抬头,一件费力费心思的事,秦知宜却说得稀松平常:“一双也是做,三双也是做,干脆做三双,咱们三个都穿。”
她好心好意,郑云淑却不敢领情:“可是……这是你自己画的样子,满京城也找不出一双相似的,若我们和你穿得一样……”这道理,郑云淑很快就意识到了,但她说不出口。
京中那些年轻的高门贵女,大多都喜欢特别的东西,来彰显自己的精致和独到。郑云淑见过很多,有时两名关系还算好的姑娘穿了差不多样式和秦色的衣裳,都会微妙地不快。
她看秦知宜做鞋从头到尾都自己画样子,以为秦知宜是想在人群里别出心裁,引人羡慕。可她又提出多做两双,给她和翁荣。
谁不喜欢精致特别的东西呢,郑云淑也心动,但她怕秦知宜只是与她客气一下,其实并不希望她答应。再者,秦知宜和翁荣是好友,她只不过是个捎带的便宜亲戚,秦知宜给翁荣送鞋是正常,送给她,图什么呢?
“怎么傻愣着,你不想穿吗?”秦知宜催问她,再看一眼郑云淑掩在裙面下露出的脚尖,更认定她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