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1 / 2)

加入书签

不过赵芫立刻提醒他们,“务必声势浩大,但不可铺张浪费。”

宇文虚中露出惊诧不已的表情,“官家,何为铺张浪费?”

“仪式尽量精简,少花点钱。”非要让她明说,赵芫啧了声,“朕以为祭祀上天,在于心诚,弄那么多凡间的俗物反而显得不够心诚,才用外物堆积遮掩。我赵芫承天命降生,乃昊天上帝的亲孙女,哪里用得着花里胡哨的东西做脸,显得虚伪得很。”

诸位相公一听就明白了,官家您想省钱就直说,什么心诚和虚伪的,多花钱怎么就不心诚了,您亲爹那会儿不够心诚是吧。

舍不得花钱,又想声势浩大,宇文虚中表示头疼,请示官家‘声势浩大’又是什么标准。

“最好,”赵芫笑了下,“最好传遍天下,不仅叫大宋的百姓听见,也叫金国的百姓听一听。”至于如何在有限的经费下做出最浩大的效果,便是臣子们该操心的事情了。就该把聪明人们脑细胞烧在该烧的地方。“具体的章程,你们回去商议好,递上来。”

此时,张浩在侍卫禁军的带领下,走入议事堂,他正式俯首行了大礼,口称陛下。这是最正式的称呼了,他确定今天就是自己改换门庭的大日子了。

上首的赵官家面露微笑,真真切切的欣赏,“张浩,你的天气预报能力非常准,的确属于难得的人才。”

“只要能为官家和大宋分忧,张浩便死而无憾了。”张浩立刻接上。

“好,朝堂缺的就是你这种有用的人才!朕要封赏你!”

张浩忍着激动抬头看向赵官家。

三省相公们也目光炯炯地望向官家,如此郑重其事,难道官家想给张浩封个大官,做出个归降典型来?

“任命降臣张浩为,中央科学院农学院士!”赵芫起身,郑重地上前扶住张浩的手臂,“天下农事,就靠张相公了!”

“啊?农事?”张浩微张着嘴巴。

“若天下百姓都有天气预报可听,那么种地一事便简单了不止十分,届时离粮食年年丰收的盛世就不远了。”

“啊…可是,”我是搞玄学的,张浩张大嘴阿巴阿巴,您不应该用我来预测各种大事,算尽天机、拱卫皇权、打击敌人吗?怎么和种地扯上关系了?

就算是完颜阿骨打,用不上他时,好歹也给了个西京留守的职位啊。

周围的相公们亦嘴角抽搐,果然新官家的心思难以揣测,居然将张浩这种人才派出去负责给百姓预报天气。

半晌,张浩颤巍巍地拱手:“官家心系天下农事,真是位贤明的君王,”说着他双眼流出了激动感动的泪水,用袖子擦擦眼泪,哽咽,“可惜臣只有一人,不能为大宋各地的百姓预测天气。官家有所不知,天象变幻莫测,十里天气或许相近,二十里就难以预料了。臣一次只能预测东京城这么大的地方的天气啊。”

“没关系,这个问题朕也考虑到了,”赵芫说。

张浩眼睛一亮,目光炯炯。

下一刻,赵芫扭头,“张相公,中科院的农事部、天文部建设的如何了?”

“各地来献书的学子已经入驻其中。”张叔夜道。

“司天监如今在职官吏人员有多少?”

“共一千七百五十人。”

对话到这里,在场的人已经有预感了。果然,赵官家紧接着笑道:“那便正好,从司天监里调出一千七百名官吏,入驻中科院的农事、天文部门,由张浩和吴潜一进行统一培训、招生,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天气预报*人才。”说着,还高兴地拍了下手,“务必为大宋的每座县城都安排一名以上天气预报官员、一名以上农事指导官员。如此,盛世指日可待。”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