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1 / 2)

加入书签

方很快打出了真火,拉扯亲朋加入阵营,开拓战场。

对谁才是‘人’、才是国家根本的辩论声音沸反盈天,连遥远的邻国都开始围观起来这场声势浩大的笔杆子战争。 。

阴暗的书房里,几个从金国回来的臣子聚在一起。

梅执礼说:“瞧瞧东京城的乱象,真不堪入目。当今官家实不为人君,我看,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其中一人应声道:“腊月十八这日,宫中举办宴席,最是方便我们的人混入其中。”

“那便请康王殿下安排皇城司的侍卫混入皇宫,太上皇的侍卫会策应他们的。”

“一旦事成,便立即推举康王登基!不可让在外的武将有反应的时机。”

“届时,我等从龙之功,当位列三公矣!”

一群人说着忍不住大笑起来互相恭维对方即将位极人臣。

………………

第116章 过渡

报纸上的‘人’本、‘国’本之争,愈演愈烈,卷入其中的名士人数每日都在增加。这场‘战争’几乎将全国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偏远地区的报纸价格甚至被炒作到不断飙升,甚至因此衍生出了报纸倒爷此类新职业,专门从东京城抢购报纸,倒卖到偏远的各大州城,一份报纸的身价翻出百倍。

更别说,那些走私到周边小国售卖的商贩,赚取的利润翻上千翻都有世家贵族抢着买入。

最妙的是,报纸这东西,它每个月都出新的,一期内容比一期内容劲爆!买到它的有钱的读书人看来,那是一期都不能断。断了一期,可就错过了重点!

这不是巧了,更方便了倒卖的商人进行价格操纵,只要说运输过程中一部分报纸损毁了,那么缺少的这部分,自有人争相出高价‘竞拍’。

作为有‘后台’的商队,张俊第一个嗅到了商机。

旁的商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抢购报纸,张俊却不必,他有官家号令,只和印刷厂子打声招呼,每月的报纸自会为他挪出一份,专门秘密运送到官行里头,随着各种货物,销往各国。

且说,文人们的笔杆子战争虽是进入了白热化,但因为战场严格限定在了每月两期的报纸之上,一时间,现实当中竟然平和了许多。

朝廷中经济运作的部分,赵芫已经做了安排,交由李纲、韩离素等人进行决策执行。

于是,忙碌了许久的赵官家终于空出闲来,着眼对金的事务。

小郭老师一直在暗中关注金国朝堂动向,传递回来不少值得深究的消息。

金国朝廷如今风雨飘摇,派系之争难以处理,若再不寻个出口,便要于内部暴雷了。

此时趁着宋金议和,完颜兀术领兵西下,赵芫一瞧就知道,金国将矛盾出口放在了攻打西夏上头。

这倒是给了她提了个醒,金国如今的局势正是从内部暴雷的好时机,而且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完颜兀术凯旋,便能稳定金人各部人心,金国的朝堂纷争即刻趋于平衡。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