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3(1 / 2)

加入书签

来吃饭?”

张怀民朝隔壁睨了一眼。苏笑笑想到她回来没看到团团,转身去公婆家时正好碰到隔壁大姐下班回来,跟她聊两句,其中一句就是去公婆家找团团。

苏笑笑:“吃面还是吃米?”

张怀民在外面跑的胃不舒服:“小米粥,随便做个菜?”

苏笑笑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没什么胃口:“团团呢?”

“有土豆吗?给我做个土豆饼。”团团把书包放厨房,“多煮点小米粥,晚上课间休息的时候喝。”

苏笑笑:“那我放几个红枣?一名他们吃红枣吗?”

团团不禁说:“有的吃就不错了,还挑?”

第93章 穷要面子你懂个锤子!

上个月农村秋收,

刘庄回去一趟,回来给苏笑笑带两个老南瓜和几斤花生。老南瓜和花生都是在院门外种的。以前只种冬瓜和南瓜,冬瓜切片晒干,南瓜摘下来放着,留着冬天吃。

自打可以经常进城卖东西,刘家几个长辈便不在门外种冬瓜,改在地头河边。南瓜继续种,因为嫩南瓜可以炒菜摊煎饼,老南瓜可以煮粥。原先种冬瓜的地改种花生。

苏笑笑开学后早出晚归没时间做,三斤花生还剩两斤多。苏笑笑没理儿子,去厨房剥一碗花生,用花生红枣煮小米粥。

七点五十,团团看着闹钟让四个同学休息。他六点多吃饭,到这个点也饿了,就叫杨一名和他去厨房,把钢筋锅里的一大盆小米粥端去书房。

到书房团团用勺子盛碗中,一人一碗,喝下去热乎乎的,全身暖暖的,困乏的脑袋有了营养,也有精神继续看书。

九点钟,苏笑笑从堂屋出来:“团团,时间不早了。”

“好了。”团团打开门,杨一名和三个同学出来。

张怀民听到动静拿着手电筒出来,送几个小的回家。杨一名几人习惯性说不用送,张怀民不放心,先照着让住他家后面的几个回家,然后到路口打着手电看着杨一名回家。

杨一名推开虚掩的院门,屋里漆黑一片,他心中一时间不是滋味。杨一名锁上门,堂屋的灯亮了,他妈披着衣服出来:“一名回来了?洗洗睡吧。”

见他妈还没睡,一直在等他,杨一名心里头一暖:“您别出来,外面风大。”

阳历十一月,早立冬了,像去年再过一周就下雪了。杨妈裹好身上的衣服:“没事。”到厨房门口看到暖瓶和锅,“饿不饿?”

杨一名摇头:“在苏团团家喝了一碗小米粥。”

嫌冷缩着身子的杨妈站直:“你苏阿姨还给你们做饭?”

“不是。晚上做的多,还剩一盆,我们一人一碗。”

杨妈好笑:“傻小子,谁家做饭能多做一盆?特意给你们留的。”

杨一名猛然转向他妈。他妈点头:“肯定的。这事你别管,我回头买一包小米给你苏阿姨送去。你苏阿姨上学,张队长半工半读,不比以前,他俩的定量只能裹住他们一家三口。”

“那,苏阿姨她,她傻啊,还是太好了啊?”

杨妈:“粮食不够吃买着吃,就是太贵。”

杨一名想起有几次他问苏团团早上吃的什么,苏团团不是说包子焦圈就是说油条:“那我们每人每月给苏阿姨几斤米合适?”

“我想想。”以前杨妈妈不喜欢那三个学渣,担心杨一名跟他们学坏了。这两年那三个小子经常来找杨一名,穿的衣服要么脏兮兮的要么打补丁,但人很有礼貌,虽然给她打招呼的时候畏畏缩缩。也没听附近大爷大妈说那几个偷鸡摸狗溜门撬锁。杨妈妈对他们改观后又听说那几个小子有的父母是普通工人,有的是单职工家庭,家里孩子多,要不是跟着苏笑笑卖对联和冰棒赚了钱,父母不会让他们上高中。

杨妈妈:“别让他仨买。你也别跟他们说这事,就当不知道。”

“咋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