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大唐如今之太平,非朕之功(1 / 2)

加入书签

第237章 大唐如今之太平,非朕之功

李世民目光炯炯的,双手搭在温禾的肩膀上。

还好他注意分寸,没有用太大的力气,只是这麽抓住他,好像担心他会跑似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想要解决的话,那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加强生产力。」

「发展科技,比如后世的蒸汽机啊,电力发动机啊,内燃机啊,外燃机啊……」

「等等,这些鸡,都该怎麽造?」

李世民听的都迷糊了,他只听过蒸鸡和烤鸡,这什麽蒸汽机有什麽用?

温禾微笑着望着他,耸了耸肩膀,说道:「我不会。」

李二的脸色顿时就垮了下来。

「你不会你说这些作甚!」

「但我知道理论啊,可以让匠人慢慢学。」

想要解决牛马的问题,确实不容易。

温禾转头看着李世民面色沉沉的,忽然想到了什麽,说道:「陛下,咱们虽然少牛和马,但是突厥有啊。」

「再说了,牛马不足,我们可以去外面找嘛,去找奴隶啊,咱大唐不是有人牙子专门去新罗抓新罗婢嘛?那也可以去抓壮汉嘛。」

温禾嘿嘿一笑。

后世那些殖民强国不都是靠着奴隶生意起家的嘛。

「此事不合礼法。」

李世民这说,倒不是因为他遵从礼法。

主要是说出去不太好听。

即便真的要做这些事情,那他肯定也是站在幕后,安排别人去做。

「此事急不得,朕是问你如今该怎麽办?」

看到刚才那一老一少,李世民便心有触动。

他一向认为自己是爱名如子的皇帝,虽说他才登基不到半年的时间,但看到刚才那样的场景。

他依旧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其实还真有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朝廷买牛,以一个村子为单位分配牛,耕种的时候可以借给他们用,每家每户只要出草料钱即可。」

后世建国初期,拖拉机缺少,也是用这个方法。

也就是集体制。

不过当时是几个生产队才有一辆拖拉机,再加上后来一些特殊原因。

所以才导致这个制度损坏。

李世民闻言,没有即刻回答温禾,他在那思考。

过了好一会他才点头说道:「如此倒是能解决牛少田多的问题。」

见他有采纳的意思,温禾补充道。

「不过这件事情也有缺陷,那就是对牛的管理,以及会不会有人因此徇私,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如果日后能在草原养马养牛,那这个制度便可以逐渐废除了。」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户籍统计困难,而且分配的话,还要考虑到各村的田地数目,以及原本这个村有多少人家有牛,多少人家没有,这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去统计。」

总之这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决定的事情。

需要有人去实地考察。

后来的张居正所行的一条鞭法,不就是因为没有实地去验证。

这才导致了下面小吏藉此为非作歹,将这政策搞的一塌糊涂。

最后是肥了官吏和大明国库,却苦了底层的百姓。

但老张的心是好的,一条鞭法虽然有漏洞,但若是执行力强一些,监督力度强一些,或许真的能改变大明的结局。

只能说张居正有些天真了,相信那些文官集团,会和他一样心系大明。

李世民闻言,随即点了点头。

「朕知道了。」

他话音落下,便调转了马头,向着大部队而去。

众人方才在这远远的看着,只见李世民和温禾一直都在马上,自然明白,他们突然远去不是为了什麽出恭。

杜如晦不禁失笑。

「看来陛下是有对策了。」

「杜相何出此言啊?」

不知道温禾身份的那些人只觉得奇怪。

为何杜如晦看到皇帝陛下回来,便知道他有对策了。

杜如晦一愣,知道自己失言了,捋着胡子乾乾的笑了两声,却没有解答。

倒是一旁的长孙无忌说道:「此事民部早有札子递交上去,想来以陛下的圣明应该是思虑许久了。」

他一句话算是堵住了在场那些臣子的嘴了。

难道你想说陛下不圣明吗?

没多久,李世民回来后,众人行了礼。

他向着众人点了点头,随后说道:「刚才温禾出恭之时,朕和他说起了这牛马缺少之事,他给了朕一些建议,朕与诸位卿家边走边说,如何?」

杜如晦闻言,会心一笑:「臣恭听。」

一旁的长孙无忌心中虽然不忿,知道温禾又是拾人牙慧,但面上不得不装出一副听从的样子。

而其他人都有些诧异的看向温禾。

这少年到底是什麽脑子。

转眼之间便能向陛下建言,他才十岁吧。

李世民只当没看到那些人吃惊的模样,将刚才温禾所说的又重复了一遍。

不过他没有提那些机器和出去捕捉奴隶的事情。

毕竟这种事情,若是放在台面上说,实在是有些有辱斯文了。

那些位大佬闻言都不禁陷入沉思。

「如此一来,倒是要费时费力,各地的情况都不同,不能一概论治。」

先开口的竟然是魏徵。

温禾还以为会是杜如晦或者是宇文士及这些人。

不过想来也是,魏徵是小时候吃过苦的,不像其他人那样锦衣玉食。

他应该算是这群人中,最能体谅那些穷苦人家的。

「而且必须派人去监督,以免有徇私之事,臣以为此事不得交于当地县衙,应该由御史台督管。」

魏徵话音落下,在场的六部和三省的都不由蹙起了眉头。

这魏徵不会是要给御史台揽权吧。

御史台可以说是大唐上层机构中,实权最低的。

平日除了弹劾人,监督百官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权利。

而且御史在朝中,也是人人都厌弃的角色。

谁愿意整天被人这麽盯着。

但若是将此事交予御史台,那他们的地位可就水涨船高了。

「御史都是清流,行此事只怕不太合适,既然是与民有关,那自然应该归民部所有。」

长孙无忌也跳了出来。

「臣以为此事可行,今日回去之后,臣便让部中的小吏丶主事到民间查询,不如就依照葛家庄的先例,先从长安县开始如何?」

虽然温禾不怎麽喜欢长孙无忌这个人。

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确实不错。

只是这短短的时间,便已经想到后续该如何去做了。

李世民闻言,含笑的向他点了点头:「辅机考虑深远,既然如此那便让民部先去调查一番,日后将情况整合递交给朕就是了。」

「臣遵旨。」

就这麽结束了?

温禾有些诧异。

他还以为至少要再讨论一段时间。

没想到李世民就这麽轻易的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长孙无忌。

果然还是信任自家的大舅哥啊。

温禾暗自失笑的摇了摇头。

「陛下,臣以为不可。」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