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章 组织的前身与雏形(1 / 2)

加入书签

第147章 组织的前身与雏形

毫无疑问,彼得拉舍夫斯基确实是一个很麻烦的人物,最麻烦的地方就在于他既是一个空想家,对现实完全没有清醒的认识,而且稍微带点哗众取宠丶特立独行的意味,另一方面又姑且算是一位实干家,至少他在宣传鼓动改革和革命这一块,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旗帜的作用。

前者就如同他的穿着打扮一样,特立独行,喜欢跟世俗的规则和别人的意见对着干,千方百计要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甚至说这哥们在这年头就当起了女装大佬,有一次他身穿女人的衣服来到喀山大教堂,站在妇女中间,假装虔诚地祈祷。

为什麽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麽?他自己说不清楚,别人也因此很难把他看成是什麽有责任感和理性的人。

但与此同时,他又有着远大的目标:「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我爱的东西——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我都注定要为人类服务。」

确立这样的目标后,他便开始设法实践,他先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搜罗禁书,并且购买各种图书补充他的收藏,供所有的朋友使用,接着便想方设法在社会的各个阶级当中进行宣传鼓动工作,激发他们的不满,邀请他们来他这里参加聚会,正因如此,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可谓是什麽阶层的人都有。

上至军官贵族,下至商人学生,后来的传奇耐流王老车也在别人的邀请下参加过该小组的聚会。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并不把彼得拉舍夫斯基看作是什麽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但因为他那里有免费的聚会场地丶点心以及各种各样不太常见的新思想,自然而然的就吸引到了很多人的参与。

等到了1848年,这个宣扬新思想的小组无疑是身价暴增,乃至于进来了一些真正想起事的人,于是接下来便是第三厅一拥而上将这些人包了饺子的故事了

正当米哈伊尔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位衣着古怪的彼得拉舍夫斯基也在打量着米哈伊尔,并且在心里想道:「这位传闻中简直如同太阳一样耀眼的作家看起来似乎并不特殊,穿衣打扮完全就是普通市民的模样,就是他身边的两个人看他的眼神怎麽好像有点不太对劲?」

虽然他确实是这麽想的,但在同米哈伊尔打过招呼后,他还是颇为热情地带着米哈伊尔来到了客厅,此时此刻,客厅里已经坐着许多人了。

这一阶段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尚且还没有那麽多人加入,更多的还是彼得拉舍夫斯基的好友以及他的一些老校友,再者可能就是如今圣彼得堡的一些穷困文人和学生了。

只能说在这个阶段来确实还比较安全,正当米哈伊尔准备低调地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顺带尝尝彼得拉舍夫斯基家免费的奶渣糕丶红蛋等点心的时候,这位彼得拉舍夫斯基却是直接对着众人说道:

「诸位,请容许我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米哈伊尔·罗曼诺维奇先生。」

坦白说,他的声音并不大,再加上客厅里的许多人都正在说着话,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的话,或许并不能引起太多的关注,正当米哈伊尔准备客气地冲一些人点点头的时候,岂料喧嚣的客厅突然就是一静,接着一道道惊喜交加的目光便全都看看向了米哈伊尔这里,并且还伴随着一阵阵的讨论声:

「上帝啊,真的是本人吗?」

「可是那位米哈伊尔如今不是已经成了圣彼得堡文化界的大人物了吗?怎麽可能还会来我们这种小聚会?按理说他应该在奥多耶夫斯基公爵丶索洛古勃伯爵以及其他大人物的沙龙聚会里才是。」

「你们有谁见过他吗?真的就是这位先生吗?」

有一说一,面对这样的反应,米哈伊尔多少是有些吃惊的,还是那句话,他如今虽然在文学界小有名气,但因为深入简出,应该是达不到一个名字就能让很多人惊讶的地步。

对于米哈伊尔的这种疑问,一旁的德米特里也是适时地解释道:「米沙,常在这里聚会的人对你的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就像我之前告诉过你的那样,很多人都喜欢你的那些文章,常常要在聚会里朗读,而且每逢谈到解放农奴丶政府腐败乃至更大的问题时,经常会有人想起你的文章。

我们现在谈论你就像谈论别林斯基一样,这种情况下,你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太熟悉不过了。」

米哈伊尔:「?」

我什麽时候都能跟老别坐一桌了?

另外键政归键政,你们怎麽还要援引小说内容啊?

尽管心里面想着这些事,但米哈伊尔也不可能直接否认自己的身份,于是当下只能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随着他本人的点头以及一旁老陀和德米的认证,在场很多人便不再犹豫,当即就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然后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在场年轻人居多比较热情的缘故,总之在他们站起来后,这个并不算大的客厅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某种程度上真可谓是民众竭诚欢迎,只是米哈伊尔的内心,确实是悲伤不堪的。

而等掌声过后,随着米哈伊尔坐下,围绕在米哈伊尔身边的声音自然是多了许多,只不过有一件事确实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年轻人热情的同时,其实微微也有些拘谨,毕竟严格来说,如今的米哈伊尔在文化界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大人物了。

正常来说,凭藉着这份名声,米哈伊尔如今完全可以围绕着自己组建一个小组,然后再寻找来自各个阶层的志同道合者,等到所有人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乃至想朝着某个目标共同努力的时候,那麽便可以将这种简单的小组进行组织化。

比如制订一定的纲领丶行动准则,进行一定的分级,接着再逐步将这个圈子扩散出去

指不定发展到最后,就成了什麽什麽的前身和雏形。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