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皇太极:我要让那崇祯小儿跪在正白(2 / 2)

加入书签

建奴势大,辽东向为『屏藩京畿』之要地,建奴可轻胁京师,此乃朝野共知之常谈,朕亦不再赘言。

我大明与建奴势不两立,其根本在于:进攻大明乃建奴存续之根基,皇太极断无可能与我大明真心议和。其所谓议和,不过是欺诈之举,意在混淆视听丶扰乱我大明军心与君臣判断。

朕料定,皇太极不久必再犯朝鲜,劫掠蒙古诸部,甚至绕道蒙古,自蓟州边镇之龙井关丶洪山口丶大安口突破边墙,直逼京师!!!

昔年努尔哈赤起兵叛明,捏造『七大恨』,煽动两族仇恨,联合女真各部作乱。建奴于我大明百姓杀戮甚惨,全无怜悯愧疚之心。其聚合之由,本就是攻伐大明,若与我朝议和,内部必分崩离析,此为内因。

而根本缘由更在于:建奴仿我大明卫所军制创立八旗,以军制约束部族,整个部落便如巨大军营。其有八部,每部万馀骑,合计兵力超十万骑。如此庞大兵力,我大明供养尚且困难,何况其仅据辽东一地?

若其安心屯田,辽东水土本宜耕种,或可养数万兵。然努尔哈赤昔年下令以稻田养马,驱使奴隶耕作,又不爱惜奴隶性命,肆意压榨,遇灾年更大肆屠戮。彼等根本无意种田,建奴非是正常部落,实乃庞大匪帮!

其唯赖不断劫掠维持生存,一旦停劫,必自取分崩。昔年辽东有汉民数百万,今建奴占据后,百姓百不存一,城市十室九空。彼等全然不顾治下百姓死活,于建奴而言,唯那十几万兵马是其根本。

诸卿!朝廷与建奴数战,屡屡惨败。建奴有十万骑兵,兵力雄厚丶战力强悍。我朝虽于两次守城战中稍占优势,然不过是坚壁清野以守城,非是大胜建奴,于其杀伤有限。此前损兵折将,诸卿不可忘;浑河血战之惨烈,更不可忘!

今时及未来数年乃至十数年,建奴必为我大明头号大敌。我朝与建奴之争,乃你死我活之争,绝无妥协馀地。

我等当视国情,既不可轻敌冒进,亦不可消极懈怠。所虑者,非仅一城一池之得失,更在尽可能杀伤建奴女真本部之獠。

夫战有胜负,乃常事也。往者我大明每不能容败,但凡战败,便将将领与总领大臣下狱,只知耗费巨财练兵练将,朕以为此非善策。

『新官上任三把火』,朕既视政,当求新求变:今后败军之将,着兵部详议得失,若因寡不敌众丶勇战力竭等不可抗因素而败,许其将功折罪,不加重罚;虽失地,若于杀伤建奴丶救援百姓中有功,亦当论功行赏。

然赏罚须当分明,军规更需严苛,断不可一味纵容。凡遇临阵退缩者丶叛明投敌者丶弃袍泽于死地可救而不救者,斩!!!」

「臣等谨遵上谕!!!」

朱燮元用诧异的眼神看着皇帝,不由得露出老怀大慰的神色,右手习惯性地抚须,好在右都御史没有看见他的举动,不过就算看见了也不敢管,最多暗搓搓记上一笔,想来皇帝看到了也不会处置。

毕自严眼中露出清明的神色,他有点呆,其实并不是一个适合的首辅人选,他执行力爆表,但并不擅长做决断,更多的是皇帝指哪打哪,按照他的经济帐,肯定是议和更划算的。

皇太极要的离谱,但议和嘛,哪有那麽容易,双方不得商量几十个来回,耗费一两年时间麽?!或许这就是皇帝说的,建奴的缓兵之计吧。

其他大臣听完了皇帝的话,也都生出一股安心的感觉。

不怕领导下任务,就怕领导含糊其辞。说一些诸如:

「这个事呢,我们要高度重视」「原则上是可以的,但是要符合相关规定」「既要.又要还要」

「总体上是向好的,个别问题要整改」「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之类的屁话。

只要明确了目标,偌大一个朝廷,偌大一个帝国,努努力总是能够办到的。朱由检此举,就是为了统一思想,避免内耗。他明确了三件事:

第一,是大明坚决要消灭建奴,不议和,下面的将士放心放手去打就行了;

第二件事,是给狂热的朝臣降降温,强调建奴的实力,明确大明目前以维持战略守势为主,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厉兵秣马,但是不主动出击;

第三,就是改变了以往「战败丶失地则死」的潜规则,降低领土权重,提升人的权重。

「也就是说,皇帝想给熊廷弼这厮翻案?!」立即有朝臣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潜台词。

永远不要低估进士的阅读理解能力!因为按照皇帝宣布的规则,熊廷弼失地,但并不符合「三大斩」的原则,那就是可以将功折罪的。

果然,只见皇帝淡淡开口说道:「着兵部及三司重审熊廷弼丶马林丶杨镐丶王化贞案。」

朱由检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准李如柏之子李承恩荫袭锦衣卫指挥同知职;其弟李如桢起复,出任辽东副总兵!」

临时朝会结束,朱由检当庭撕碎了皇太极的议和信,并下令以后皇太极但凡遣使,直接砍了就行,或者拷打之后砍了,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就连当初林丹汗的使者朱由检都没砍,但建奴不属于这一类。

他这是在绝彼此后路,以后双方都没办法派遣使者了,送一个死一个,拒绝交谈,拒绝议和,死磕到底!

半个月后,皇太极没有等到大明的回覆,倒是明廷朝议的内容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传到了他的手上。

砰!皇太极狠狠地将信纸砸到桌面上,汉语中夹杂女真语粗口,怒骂道:「乌勒混!好你个朱明小儿!真当咱大金的刀把子是钝的?

当年你祖宗,在萨尔浒折了二十万大军,也没敢说『永不议和』!

如今你个小王八蛋刚坐龙椅几天,就敢口出狂言?!真的是不知死活!!!」

「来人,本汗我要起兵伐明!!!」皇太极咆哮道,「我要让那崇祯小儿跪在耶耶我的正白旗下悔罪!!」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