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知足者常乐(1 / 2)
第273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知足者常乐
当沈叶朝着乾熙帝行礼的时候,乾熙帝淡淡的问道:「太子,你刚才大发感慨,说什麽一山望着一山高,这话是什麽意思啊?」
沈叶一听,就觉得脑袋里喻了一声。
他本来也猜到,自己刚才大发感慨很有可能被乾熙帝听了去,可他没想到,这位老爹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就这麽直截了当问出来了!
这种事,咋能当面问呢?
您不应该装作没听见吗?
所谓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你现在这般一副什麽都知道的模样,有些事撕扯起来,丢的可是你自己的脸。
心里翻江倒海,嘴上却沉稳地回应道:「回父皇,孩儿刚才抬着轿子,深深地体会到了轿夫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被人抬着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何。」
「可是,当那轿子压在自个儿身上的时候,儿臣才知道他们有多辛苦。」
「这一路上山,儿臣又想到了那些比这些轿夫更艰难的人。」
「这些轿夫是内务府养的,本身就有一份钱粮之外,家里还有内务府的官田可租种。」
「可这天下更多的人,是那些租种地主的土地,除了交租子,还要缴纳各种钱粮的民众,日子恐怕更不好过。」
说到这里,沈叶叹了一口气道:「日子如此艰难,可是他们依旧努力地活着,儿臣见此,心里感叹不已。」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而常乐的秘诀,就在于知足。」
「所以儿臣觉得,自己也应该学会知足,只有这样,日子才能过得快乐些。」
知足?
太子说他要知足?
太子一山望着一山高,那是暗示他想当皇帝。
而太子说要知足,那就是想安分守己,老老实实的当太子。
想到太子刚才一番感慨,乾熙帝的心里也泛起一丝波澜。
他虽然是皇帝,但是很多事情,也不能随心所欲。
该妥协的,只能妥协;该顾忌的,也要顾忌。
知足?他自己又何尝不该知足!
「你能够有这样的感悟,非常好。」乾熙帝拍了一下沈叶的肩膀道:「这一次你能够护送太后上山,实在是大功一件。」
「从今日起,你可以穿上你的太子袍服。」
在乾熙帝看来,这一次他成为草原部落的无上天可汗,可以说是一场盛会,
而皇太子穿着和自己相似的衣服,那就是让草原上部落的头领们知道,这就是无上天可汗的继承人。
这是一种天大的荣耀。
更是一种对太子地位的稳固,
面对这种突然砸下来的馅饼,沈叶有点无语。
他知道乾熙帝这一次应该是真心赏赐。
可是那杏黄袍他好不容易脱了,怎麽可能再穿上去!
那只会变成越来越年老的乾熙帝眼里的一根刺。
他稍作沉吟,就郑重地回应道:「父皇,我知道您是想奖励我抬皇祖母上山。」
「但是儿臣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片孝心。」
「如果因此要了父皇您的赏赐,反倒显得儿臣别有用心。」
「更何况,孝敬皇祖母和父皇,原本就是儿臣的本分,如果这也能领赏的话,那儿臣该受赏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所以,儿臣恳请父皇收回成命。」
乾熙帝听到本分二字,不由得笑了起来。
儿子孝顺父母,本是天经地义。
可是在天家,这份「天经地义」却比什麽都难得。
此时太子这话,让他听得心里舒坦。
「太子你既然不要奖励,那朕就答应你一件事情。」
乾熙帝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一件你觉得朕能答应你的事情。」
听着乾熙帝这条件,沈叶更无语了。
你答应我一件事情,这听着很是广泛,可是你再来一个我觉得你能答应的限制,这话说的,可真是滴水不漏啊这一刻,沈叶对于乾熙帝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乾熙帝实际上也是一个矛盾体。
他既渴望能够妻贤子孝,可他是皇帝,几乎一言一行,都将帝皇心术这种东西,运用于无形之中。
有时候,沈叶对于乾熙帝又非常的钦佩。
觉得这位乾熙帝,是将生活和他的帝皇心术,来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合。
他想了一下,正准备趁机提出来自己要搬出皇宫住的事情,还没有等他开口,乾熙帝就摆手道:「不用着急,你好好想一下。」
「什麽时候想好了,随时可以给朕提。」
说话间,乾熙帝摆手离去。
看着离去的乾熙帝,沈叶轻轻的擦拭了一下额头。
他额头虽然没什麽汗,但是发根儿却湿漉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