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敢问桂花仙子,朕还有几年可活?【(2 / 2)
「关于高句丽之战,仙长有什麽交代的吗?」
武媚娘说道:
「仙长说高句丽之地不在于攻占,而在于经营,昔年汉武帝每打下一片土地,就会派遣军民占领,教化当地百姓,华夏大地自此扩张一倍,南到交趾,东到乐浪,全都设立郡县,迁大汉百姓戍边垦荒……仙长希望陛下也能以经营者的心态考虑问题。」
汉武帝有很多缺点,但开疆拓土方面,绝对是千古一帝,比李世民地位更高。
李世民开疆拓土方面,一向讲究夷人制夷,刚开始服服帖帖,等时间一长,那些异族又会反叛。
相对来说,汉武帝迁民的手法更高级,比如辽东四郡,占领后就地筑城,划分县域,然后那里就成了大汉的国土,直到汉末诸侯割据时期,辽东四郡依然在汉人手中把持着。
听完武媚娘的讲解,李世民说道:
「我本欲将高句丽子民悉数迁至辽西,难道此举是错的?」
他冲身边的小黄门吩咐道:
「去弘文馆,将汉武帝时期的开边之策找出来,我要连夜阅读。」
吩咐完这些,他又端详起了地球仪,用上面的华夏地图跟大唐地图做对比,一边看一边自责:
「这都是我大唐丢失的国土吗?戍边之策,看来确实需要改一改了。」
另一边,大唐开元世界,李隆基也在对着地球仪嘀咕:
「我大唐的咸海呢?我大唐的交趾呢?我大唐的辽东各郡呢?」
公孙大娘嗑着瓜子说道:
「都丢了,你任用异族,施行节度使制度,以至于边将纷纷割据,异族依靠吸取大唐的血肉做强做大,最后成了帝国的心腹大患。」
高力士打起了圆场:
「石榴仙子,这些不能全怪陛下吧?」
公孙大娘点了点头:
「确实不能,因为割据一方和祸乱朝纲的人,很多都是你提拔上去的,节度使制度也是你草拟出来的,你能力不错,对大孙子也忠心耿耿,但纵观华夏历史,你除了对陛下忠心耿耿,剩下的就不是什麽好话了。」
高力士:?????????
我的嘴咋就这麽贱呢,本来没啥事,非得上杆子找骂。
公孙大娘挑着两人的负面评价说了一通,约莫火候差不多时,又画风一转,赏了这对君臣几颗甜枣:
「不要跟那些扶不上墙的皇帝比烂,而是要跟太宗陛下丶跟汉武帝他们比。其实大孙子你一点都不差,识人方面连仙长都赞叹不已,要发挥你的长处,好好经营朝堂,等你们做出一定成绩,仙长可是有奖励的。」
李隆基一听,躬身行了一礼:
「若我有做错之处,还请姨奶指出来,三郎定虚心受教,不敢有半点自大。」
嗑完瓜子,吃完点心,公孙大娘也该回去了:
「提前说好,有几个奸臣我可是要劈死的,这能给仙长搜集功德,听李白弟弟说,宋朝的照儿姐姐又劈死一个奸臣,功德拿到手软,咱们大唐这边真不争气,我到现在还没遇到一个。」
李隆基:?????????
您遇不到,这不正说明咱这边奸臣少吗?难道奸臣少也成大唐的短板了?
李隆基吐槽时,盛产奸臣的大宋世界,赵煦身穿便装,在赵佶的陪同下走出皇宫,来到先天观面见李清照。
赵佶原本打算安排到宫里,但赵煦为了表达诚意,执意以道家信徒的身份,来先天观碰头。
一大早,禁军就将这里戒严,道观里也腾出一间清净房舍,供赵煦和李清照谈话使用。
之所以选择先天观,是因为大宋皇帝每年都要来这里上香,赵煦对先天观比较熟悉,再加上是道教场所,李清照不会紧张,双方可以放心聊天。
赵煦给三清上了香,来到提前准备好的静室,见到了坐在这里阅读道经的李清照。
第一次见面,赵煦主动行了道家礼仪问好,这赢得了李清照的好感:
「端王说陛下有疑惑欲求我解答,不知道陛下所疑为何。」
赵煦咳嗽两声,一旁的赵佶赶紧端来一杯蜂蜜茶让他喝下去润润。
调整一番后,赵煦看着李清照问道:
「你所见的神仙,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吗?」
李清照放下手中的道经说道:
「岂止五百年,华夏上下五千年,都在仙长的一念之间。」
听到五千年这个数字,赵煦眼神中闪过一抹惊讶,完全没想到华夏文明居然能延续这麽久。
他平复一下心情,问出了内心深处最想知道的问题:
「敢问桂花仙子,朕还有几年可活?是否……是否收复了西夏?」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