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三章 来兖州,先见一见宦官的势力!(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中,辽阔的齐鲁大地上,满是冬至的寂寥。地寒天沉,雪覆平畴,残垄如墨线般沉卧白野。积雪压枝,素绢垂挂,桑林如白鸟般落尽羽毛。这就是兖州的深冬。

冬雪渐渐停了,太平道一行人,沿着济水,入了济阴定陶县。沿途的官道上,起伏的坟丘不见变少,反而见多。土路凝冰,车辙浅陷,看不到赶集的农人,却能看到倒伏的饿殍。更远处,枯蒿随风摇曳,村舍炊烟不起,连呜咽的哭声都听不到。

「济水西通黄河,东至大野泽。济阴为古陶国,是『天下之中』…今年大疫,这济水南北,四通八达的兖州诸郡国,自然也是瘟疫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小民百姓,死伤尤多。而后又有旱灾,流民遍地,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

站在济水河畔,大贤良师张角眺望着济水两岸。数年前,他来兖州传道时,这里还是人烟茂盛,农人带犬赶集的欢腾模样。而眼下,五年三次大疫,再加上水灾旱灾,所见之处,就只剩下了荒村与死寂。

「陶为天下中…这里便是陶朱公范蠡通商天下之处。而『曹州济阴县即古定陶也』,这里也是『天下中心』的曹县…呼!原来,一千八百年前,曹县是这种模样!…」

张承负环目四顾,看不到往昔的繁华,只看到眼前的凋寂。山南水北为阳,以此类推,「济阴」就是济水之南。济水是黄河的下游支系,奔涌向东,过了此处定陶县,就汇入了辽阔数百里的「大野泽」,也就是数百年后的水泊梁山。

「承负,今年大疫起,你二师伯带着门徒,来了兖州丶青州救疫赈济。眼下,他应该在兖州与青州交界的地方。我们这次前来,就是与他会面。嗯,还有兖州丶青州的渠帅方主…」

「这次会面,名义上是祭祀东岳帝君,祈福瘟疫平息,明年无旱无灾…实际上,也要好好与兖州丶青州的渠帅方主们,确定下甲子年举义的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兖州丶青州,也是我太平道影响极大的地方,信众甚多,需要早早谋划!」

闻言,张承负精神一振,神情也是一肃。二师伯张宝原来在这里,而这一次,是来敲定青兖黄巾的举义!

这位二师伯,不仅救人的医术出众,更擅长组织道徒,在建立太平道团方面,一向颇为不俗。兖州与青州的太平道,能够快速发展,并且深深扎根齐鲁大地。而后续青州的黄巾军,一直坚持到建安年间…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位二师伯深入人心的传道。

「师父!关于举义,弟子有一点浅见。兖州有大野泽,数百里水泊山沼,周围泥泞纵横,水系四通八达。这里是兖州丶青州水运的枢纽要地,能威胁到多条大河。这可是处起事的关键地方,就像黎阳丶邺城与邯郸!…」

说起大野泽天然的造反地利,张承负目光炯炯,脑海中已然有了清晰的思路。

「昔年秦末时,汉初三将之一的彭越,就在此处举兵。他先是依仗地利,牵制秦军平叛,后面又能与楚霸王项羽反覆周旋…我太平道在兖州的发展,就应该把重点放在此地,而不是一马平川的东郡!」

「等一旦举事,兖州黄巾的第一要务,不是指望他们与大汉边军对战,而是保持他们自己的延续。只要他们能在大野泽一带游击,破坏汉军在兖州的粮草徵调,持续造成后勤的威胁,就会对北方冀州的举义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一旦汉军逼的过紧,他们还可以向东逃入泰山,与青州黄巾汇合,在泰山山脉与官军游击!等到汉军主力要北上时,再向西返回。继续回到地形优势的大野泽,袭扰汉军后方的水运…」

「…」

看着眼神坚定丶满脑子武装斗争丶起义造反的弟子,大贤良师张角捋了捋短髯,沉吟片刻,才开口道。

「承负,你这一番想法,可以再思量一下…等我们与青兖渠帅们会面后,再由你对他们讲述。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都正式认识下你!」

「嗯,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得去定陶一趟,拜访一户大族。」

「啊?什麽样的大族,需要师父您亲自去拜访?也是一郡郡守,或者一州刺史吗?」

「不是郡守刺史,却胜似郡守刺史。」

大贤良师张角笑了笑,平静说道。

「是济阴段氏。」

「济阴段氏?」

张承负怔了怔,回忆良久,才奇道。

「师父,我只知晓济阴董氏丶济阴吴氏,却未曾听闻什麽大族段氏?…」

「嗯,济阴董氏眼下,有位举了孝廉的青年子弟,就在我巨鹿郡廮陶县为县令,叫做董昭。你听过他,倒是并不稀奇。可这济阴吴氏,你竟然也知晓?确实有些见闻广博。」

大贤良师张角嘴角扬起,看着这天赋异禀的弟子,打趣道。

「不过,你既然连济阴吴氏都知道,却不知道声名正赫的济阴段氏…这广博的见闻,又有些偏颇奇怪了。要不然,再好好想想?」

「...师父,您还是直接告诉弟子吧!弟子这脑袋,时好时坏,有时聪明,有时又愚笨的很…」

「哈,你可不笨。为师从未见过比你聪明的少年…」

大贤良师笑着摇头,随后神情一肃,正色道。

「济阴段氏,就是十常侍段珪的家族!眼下,段珪与张让丶赵忠齐名,正是皇帝面前最受信重的三位中常侍。段氏在这济阴郡中,几乎一手遮天,连带着在整个兖州,都煊赫非常!」

「为师此行来到兖州济阴,段氏是一定需要拜访的。就像后面去豫州颍川,颍川张氏是张让的家族,也需要去亲自拜访。至于赵忠在冀州安平国的家族赵氏,同样一直与我太平道亲善…」

「这些与宦官交往勾通的事务,元义与唐周都是知晓的,而我一直没告诉你和道奴。所以,之前那人即使去了洛阳,告发为师,事情也传不到皇帝耳朵里,会被中常侍们直接按下…」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