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放虎归山(2 / 2)
历史上大唐朝廷二百八十九年一共开科举二百六十八次,录取进士总数七千四百四十八人。
这七千多名进士都是从九品小官做起,反观安禄山一口气就能要到几千张空白委任状,从这里足以看出李隆基确实是昏了头。
安禄山在李隆基这边捞够以后,他觉得再待下去只会夜长梦多,于是以范阳军务紧急为由请求返回驻地。
这些事情有条不紊展开的同时,安禄山以闲厩使的名义,他派遣亲信从皇家宫廷的御马监中挑走上万匹最强健的优质战马,并且让人秘密前往各大牧场抽调战马带往范阳郡。
虽然李隆基内心不太愿意放走安禄山,但是仍然允其离去,
临行前李隆基于长安东郊长乐坡设宴饯行,并命宦官高力士主持,带着文武百官亲自为其送行。
长乐坡饯行宴上。
帐幔低垂,酒香氤氲。
李隆基走到安禄山身前,他目光灼灼语调温和说道:「东平郡王,朕知你忠勇无双,范阳军务离不得你。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朕与贵妃,皆以你为腹心。」
下一刻,李隆基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御袍赐给安禄山,他还不忘记笼络人心说道:「此袍随朕多年,今赐予卿,愿卿披此袍如见朕面。」
安禄山双手颤抖接过御袍,他伏地叩首声音哽咽:「陛下隆恩,臣万死难报!臣乃边鄙胡人,蒙陛下不弃,擢于行伍,委以三镇重兵。臣纵肝脑涂地,亦当为陛下扫清夷狄……」
这话说到一半,安禄山眼角馀光瞥向杨国忠,他暗藏讥讽低声哭泣:「只恨奸佞构陷,离间天家……臣唯愿陛下圣体康泰,勿以臣为念。」
「哈哈!!!」
对此李隆基抚须大笑,他示意高力士斟酒,一脸慈眉善目说道:「卿言重矣,朕岂会信小人之言?此去范阳朕许你全权行事,若有异动你可先斩后奏,来日平契丹丶定奚部,朕必再为卿设宴庆功!」
「臣……叩谢陛下!此生唯效犬马,绝无二心!」
安禄山叩首谢恩,他将御袍紧拥入怀,起身时肥硕身躯微微摇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这一场景成为安史之乱前夕的缩影。
李隆基的盲目信任与安禄山的虚伪忠诚,最终酿成大唐崩塌的悲剧,御袍所象徵的皇权在不久后将会践踏于铁蹄之下。
当安禄山披上皇帝钦赐的御袍时,他觉得这是天意让自己代唐而立。
安禄山在喝完饯行酒以后,他担心杨国忠在李隆基面前继续攻讦诋毁,以致皇帝陛下生出疑心,旋即日夜兼程返回范阳郡。
李隆基望着安禄山远去背影,他对着身边高力士问道:「此次回朝朕赏赐安禄山那麽多东西和官职,他应该会感到满意吧?」
高力士面色复杂回答道:「陛下,老奴看他样子闷闷不乐,应该是知道本来要让他入朝拜相,可又中途变卦,故而并没表现出多麽高兴。」
旁边的杨国忠猛然瞪大眼睛说道:「陛下,这件事情没有几人知道,除去我们三人只有负责草诏的翰林学士张垍,肯定是他把消息透露给安禄山!」
这话一出,李隆基瞬间勃然大怒,他立刻下诏把张垍贬为卢溪司马。
杨国忠还暗中窃喜断绝安禄山的仕途,殊不知自己已经闯下塌天大祸,就连李隆基都没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文武百官只有文部侍郎韦见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知安禄山此去犹如放虎归山。
大唐朝廷在天宝十一载,改吏部为文部,改兵部为武部,改刑部为宪部。
文部侍郎便是吏部侍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