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陈希烈罢相(2 / 2)

加入书签

杨国忠所掌握的权力确实高得离谱,长子杨暄去年参加明经考试,这考试成绩明明不及格。

然而礼部侍郎达奚珣害怕得罪杨国忠,于是让儿子达奚抚带着书信提前告知他。

结果达奚抚遭到杨国忠的鞭打,他无奈回去告知父亲。

达奚珣作为礼部侍郎不敢得罪杨国忠,不得已把杨暄写在榜上前列,让他顺利进士及第。

杨国忠厚颜无耻把长子杨暄提拔到太常少卿(正四品上),检校户部侍郎,美其名曰举贤不避亲,并且警告天下人士不要多管闲事。

其馀进士则是外放为九品小官,勉励他们不要眼红别人起步就是太常少卿,要经受得起考验,坐得住冷板凳。

十年寒窗换青衣,不敌外戚权势倾。

从这里就能看出以杨国忠为首的外戚集团究竟有多麽权势滔天。

由于安禄山还在做梦想着入朝拜相,所以高尚只能采取迂回战术,他话锋一转问道:「节帅,要是陛下没有召您入朝拜相,那又该当如何呢?」

安禄山表现出一脸胜券在握,他自信满满说道:「就算陛下不召我入朝拜相,那这宰相之位也会落到吉温和韦陟,这两个人足够跟杨国忠在朝堂上斗个三五年,那他自然不会把精力放到我的身上。」

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

韦陟为河东太守兼任河东采访使。

这两个人正好深得李隆基的信任,而他们又是安禄山的盟友。

严庄丶高尚丶阿史那承庆三人见此情形只能放弃劝谏,只希望安禄山不要后悔这一决定。

长安城,大明宫。

杨国忠奉命来到紫宸殿觐见李隆基。

此番李隆基特意把杨国忠召见到皇宫中,他眉头微蹙询问道:「杨卿,你可有安排好赈灾事宜?这秋雨连续下了六十馀日,眼看着秋收在即,朕担心黎民百姓颗粒无收啊。」

杨国忠特地选取长得好的禾苗进献给李隆基,他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启奏陛下,秋雨虽然连绵不绝,但是对庄稼却没有造成多大损害。」

李隆基亲眼看到这些禾苗长得这麽好,他一脸欣慰微笑道:「看来苍天还是庇佑大唐,朕就担心黎民百姓颗粒无收。」

「这全都是仰仗陛下治国有方,苍天这才始终庇佑着大唐江山,使得黎民百姓丰衣足食积极纳税。」

杨国忠脸上堆满谄媚笑容,他完全把功劳归咎于李隆基。

李隆基微微点头深以为然,紧接着他话题一转说道:「杨卿,昨天晚上朕做了一个梦,朕梦见自己差点从宫殿前的高台上掉下去,幸亏有个孝子把朕扶住,不知您能替朕解惑吗?」

杨国忠顿时两眼放光,他立刻借题发挥:「陛下,既然他是孝子,那就代表他肯定穿着素衣。」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就说明陛下肯定见过这孝子,两者合二为一便是『见素』,微臣斗胆猜测这个孝子就是文部侍郎韦见素。」

这话一出,李隆基瞬间觉得杨国忠说的有理。

早年期间,韦见素曾在先帝的相王府任职,他对李隆基正好有恩。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