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 2)
轻描淡写,仿佛在说什么无伤大雅的事情:“这不是很正常吗?喜欢一个人,就会想时时刻刻掌握他的踪迹,随时能看到他在做什么,是躺是坐,看书还是游戏……所以在你客厅装了个监控而已。”
“你他妈……”赖栗深吸口气,越过戴林暄快步往下走,留给他一个暴躁的后脑勺。
“生气了?”戴林暄悠悠道,“你猜卧室里有没有摄像头?”
戴林暄本来只是随便找件事堵住赖栗的追问,可此刻看着赖栗的背影,突然有点回过味儿来……那天早上,赖栗还真有可能做了什么。
“你……”话在嘴边转了一圈,又被戴林暄按下去,“还记得第一次来望山寺吗?”
第21章
诞市上层圈子里,很多人信奉佛教。
望山寺便是十八年前由戴氏主导,贺家与霍家跟资建设的一座寺庙,斥资十八个亿。
他们特地选择望山原有的一座古庙为基础,扩建成了如今的宏伟规模,有原身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为噱头,再多加宣传,香客络绎不绝。
戴林暄自小在礼乐与科学的碰撞教育中长大,对这些事一直保持“敬而不求、学而不信”的态度。
直到十二年前,他把赖栗带回了家。
彼时的赖栗与如今就是两个极端,身子骨脆弱到了极点,五天一大病三天一小病,戴林暄就差在医院开VIP年卡了,可谓是心力交瘁。
他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因为赖栗的存在而恐婚恐育,唯恐活成他那个样子,完全没有私生活,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把眼睛嵌在弟弟身上。
一直到年关,小赖栗的身体也不见好。
戴林暄知道一些长辈年三十晚会去寺庙与僧人们一起诵经祈福,为新年求个万事胜意,他一直认为这些都是无用功,只是图个心理安慰而已。可十八岁的他确实拿赖栗一点办法没有,生怕第一次养小孩就养死了,无能为力之际只得病急乱投医,寻求外力。
那年,戴林暄不仅把赖栗带到寺庙来守岁,还“恬不知耻”地跟一群中老年人抢头香。
不求别的,只求赖栗往后的人生健康顺遂、平安喜乐。
这大概是戴林暄三十年人生里干过最“蠢”、最没有实际意义的事——
可万一有用呢。
“当时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才把你也带来。”戴林暄回忆道,“山上冷,风又大,还好那时候你特别小一只,可以裹在羽绒大衣里。”
赖栗本以为自己不记得,可戴林暄一开口,脑子里那些虚虚浮浮、如幻梦一般的画面瞬间剔除了光怪陆离的色彩,变得实在起来,带着沉甸甸的重量压在他心上。
年末的寺庙人满为患,香客们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抱着胸、跺着脚在穿膛的寒风里等待。
队伍第一位就是戴林暄,为了头香,他足足排了二十多个小时。
虽然庙是自家建的,但祈愿不能走捷径。
赖栗则搂着戴林暄脖子,挂在他怀里,小小的身体被宽厚的羽绒大衣裹得严严实实,不仅不冷,小脸还被热气烘得通红。
等待的二十多小时里,戴林暄一直托抱着赖栗,他困了就睡,醒了就透过戴林暄的肩膀,在凌晨的湿露中观察形形色色的香客。饿了再低低地喊哥哥,被喂几口热腾腾的食物。
“好多人以为你是我儿子,生了重病,没办法了才来求佛,都不好意思跟我抢头香。”戴林暄语气染上了笑意,可指尖又莫名有些刺痛。
或许是心诚,或许是戴林暄一年衣不解带的照顾起了作用,第二年,赖栗的身体情况真的有所好转,心理状态也慢慢明朗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