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6(1 / 2)

加入书签

以往北疆告急,沪国公府一脉的将领,足有十来个可供调遣的,只是如今东阳侯府出了太子妃,若再任由沪国公府一脉的将领立下大功,杜阮两家的威望就未免太高了,于是朝中开始有人提议,另择名将出征,人选从京营与各地驻军所的成名将领,到先代名将的后代子孙,甚至连曾有过打仗经验的宗室子弟,都被列了个全,而其中呼声最高的,则是执掌京师兵力多年的郑太尉。

郑太尉本来在军中就有一定威望,又深得皇帝信任,还是太子的亲舅舅,从前也曾数次平定民乱,算得上是战功赫赫,倒也算得上是个好人选,只是有一件不足:他不但不是出自沪国公府一脉,与沪国公府、东阳侯府的关系还不大和睦,如今镇守北望城的是沪国公府的嫡次子,而且守疆有功,若是他去了,两将不和,乃是兵家大忌。

皇帝犹豫不决,太子也没表态,于是增援的领兵人选便迟迟未能定下来,为了节省时间,只能先把底下的大小将领名额给选定了,有不少人要从各地驻军所选调过去,赶路尚需时日,因此一时半会儿的,还有时间。

在这些随行出征的中下层军官里头,倒也不是没有新科武进士,但基本上不是久在军中历练,直到今年方才参加会试的草根军官,便是将门出身的年青子弟,柳东行两样都沾不上,名字出现在名单上,简直就是明晃晃的显眼。

豺申各样的消息接蹲而来,文怡听得头晕眼花,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胸口,叫人喘不过气来。

柳东行明明跟她说过,不会寻求出征立军功的机会,为什么名单上会有他?!

他在军中既无显赫的出身,也没有多少人脉,虽有一位曾经显赫过的萧老大夫为师,但又不敢声张,顶多就是认得一位游击将军,几个将门子弟,再添一位罗四叔而已!他还要靠这些人的支持,方才获得了考武举的机会,可那也就仅此而已!他参加会试的成绩,弓马骑射与兵策地理等等加起来,也就只考到了二甲第七名,排在他前头的人,还有一半没能轮到上战场呢!朝廷又为什么会选中他?!

不是心,……多半会被派到各地驻军所去填补空缺的么……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ì???u???è?n?????2?????????m?则?为?屾?寨?站?点

文怡只觉得眼前发黑,暗暗心疑:难不成……柳东行是注定了要出征的?前世如北,今世也如此。可前世他虽平安回来了,却落得个残疾毁容的下场……

更可怕的是,这一世已经有那么多事发生了改变,倘若柳东行也受到这些改变的影响,使得他此行北上,遇到前世本来不会遇到的危险,又该怎么办?!

文怡忽然间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渴望,盼着能向前世的段可柔问个清楚!她当初告诉自己的话,都是真的么?她说柳东行破了相,是破到了什么程度?她说柳东行残疾,又是哪里的残疾?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