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67(2 / 2)
柳东行心知她心中仍有恼意,因此无奈之下,也不好再说什么。他跟平阳通政司的人商量过后,决定照文怡先前所说的,在平阳挑一个稳重可靠的婆子,嫁妆时文怡身边侍候的人,安排在那座宅子里,专门负责接待秦云妮。至于文怡本人,原就不是住在那里的,只说是随夫到任所去了就好。但在这婆子来了以后,还要文怡出面引介给云妮,才好进行后面的计划。
柳东行对于这件事心存疑惑,担心文怡气仍未消,未必乐意帮这个忙,跟文怡说起时,也有些吞吞吐吐的。文怡淡淡地听了,只说了一句:“等人来了,相公跟我大声招呼就好,我会派人去找云妮来的。”柳东行有些意外地看着她,她却已经背过脸去继续做针线了,瞧那料子的花色,多半是给卢老夫人做的。文怡低头不语,一针一线地缝着,似乎十分专心致志。柳东行张张口,还是没说什么,无精打采地转身离开了。
他一出门,文怡便放下手里做了一半的衣裳,眼圈一红,掉下泪来。
夫妻一体,她既然嫁给了他,夫妻俩自当齐心合力面对一切难关。她没打算过问他在外头的所有事,只盼着他遇到难处时,或是不如意之事,想要找人倾诉时,不要忘了她这个妻子。对于家里的事,也能有商有量。若有什么事是要守秘的,不能告诉她,那也不要紧。她知道他曾经给通政司办过差事,如今还担着秘密重责,也知道朝廷与通政司的正事不是随意能对她这等妇道人家透露的,只要他说一句不能问,她绝不会多问半个字。可是,他也不能对她撒谎,尤其是在要她去做什么事的时候。
被信任尊重的丈夫哄骗利用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当初离开恒安的时候,她以为凭着在老家那一番作为,柳东行已经将她视为贤内助了,遇到难处也愿意与她商量,结果在长渚,他明明已经决定了要转向青州探望姑母一家,却一直瞒着不肯对她提起。她说破了他的心事后,他才将计划和盘托出,后来也与她配合默契。她只当这种事不会再发生了,而到了康城后,也自问一向积极助他打探康王府的消息。为什么,他还要对她说出那样的话呢?便是照实说了又如何?哪怕她连云妮也救不得,难道她还能与他反目?她还分得清亲疏远近!
心里添了这根刺,文怡每每听到他要跟她商量相关的事时,便提不起劲头来,总是草草混过去了。她只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妻子的本分,对丈夫的态度也仍旧温柔体贴,却没发现身边侍候的丫头婆子们都察觉到了几分异状,做事小心起来。
丫环里头就数冬葵的资历最深,她原有心要劝一劝文怡的,只是她之前曾犯过一回错,深悔当日自作主张坏了主人大事,这一回又不知内情,便犹豫着不敢讲;荷香近来十分用心地向她讨教成为主人心腹的诀窍,见她不说,只当是做丫头的不该干涉主人家的私事,自然也不会说什么;润心本事柳家的丫头,遇到这种事,自然史偏向男主人的,私下问了柳东行,柳东行叫她别管,她也就不会多事了。如此一来,家里既无一人能替这对夫妻说合的,两人便一时僵在了那里。
柳东行背地里长吁短叹,后悔自己犯了老毛病,说话总是有所保留。
他恐怕只有在罗明敏这位挚友面前,才是真正坦诚的,那是他们多年相交又曾同生共死结下的情谊。饶是如此,他也曾经有过瞒骗对方的行为,又更何况是对文怡这位新婚妻子?
他其实不是有心要哄骗她,只是有些机密之事,不好对她坦然相告。至于秦云妮,他原本就不认识,只是看在妻子的份上,愿意对云妮网开一把。以他对通政司办事风格的了解,这件事过后,只要秦云妮没被康王府的人宰了,就一定能平平安安脱罪,但那秦寡妇与朱嘉逸就难说了,要看朝廷上能做主的几位贵人心情如何,是死是生,也不过在他们的一念之间。然而文怡怜惜秦云妮,若将这些话照实相告,就怕她心里不好受。
他真不是在利用她,但也心知说谎是不好的。他深深怀念着之前与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