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来自诺奖得主的好评(1 / 2)
第104章 来自诺奖得主的好评
「爱德华,希望我没有迟到,我刚从一场关于滇缅公路物资运输的会议上赶过来。」
赛珍珠往桌子这边走来,浅笑着表达歉意,交谈举止之间也很雷厉风行,没有多馀寒暄,直接在爱德华·威克斯的对面坐下。
她说的滇缅公路是目前东方抗战的重要国际通道,因为自前东方国内的出海口岸已经在战争中完全丢失,所以东方从美国购买的援助物资,只有通过这条公路才能运入东方。
「巴克夫人,我也才到这里一会儿,何况你在做的事情远比我的要更加紧迫,」爱德华·威克斯微笑着,抬手召来侍者,「要喝咖啡还是红茶?」
「黑咖啡就行,我需要提提神了,」赛珍珠笑了笑,眉头也始终是起,看来始终在忧虑着她的第二个故乡的安危。
很快,侍者端来了咖啡。
赛珍珠捧着马克杯,啜饮着,让咖啡的苦涩味道振奋精神。
她的目光落到了桌上那份《纽约时报》上,叹了声气:「也不知道战场上那些与法希斯战斗的英国人和东方人,要怎麽熬过这个冬天尤其是那些东方人,他们承受了亚洲战场最大的压力,可拥有的物资却少得可怜,战士们最多有一件土布棉衣,万一被冻伤了也没有药物,有猪油用来涂抹就是很奢侈的事。」
听到赛珍珠说的。
爱德华·威克斯自然不如她了解东方的情况。
但有一点他却是知道的,不由自嘲一笑:「而我们却能在英国和东方的战士们受冻流血的时候,喝着热咖啡,在音乐声中侃侃而谈。」他扫望着四周衣香鬓影的人。
赛珍珠点了点头,将话题转回文学上:「这也是我接受古根海姆基金会邀请的原因,在这个时代,那些让精英和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太多了。可要让美国人从安乐中醒来,睁眼看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为了美国的富裕生活遭受苦难·我们更需要的是那些锋锐丶危险的作品,就像是一把刀割开蒙眼的鼓皮。」
爱德华·威克斯也点了点头:「我认同你的观点,那些顺着大众心意来的文学作品已经太多了,然而,文学的初衷与目的从来都不是顺应时代,而是要反映时代。」
两人喝看咖啡聊了起来,爱德华·威克斯谈到了他对时下文学风向的思考,赛珍珠则是向爱德华·威克斯分享了在说服美国公众援助东方时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同时也向爱德华·威克斯介绍了很多她很喜欢的东方作家,例如,徐志摩丶老舍丶胡适丶林语堂———
聊了许久,话题自然而然又转回到了这次古根海姆奖的评审工作上。
爱德华·威克斯装填着菸斗的菸丝,淡笑着:「这次的评审工作有你加入,基金会肯定是希望我们能更有胆识一些。」
「说到这个—」赛珍珠放下手里的咖啡,身体微微前倾,「我问过你的那位年轻作者,恩尼·里瑟,他的小说我全都看了一遍,《布朗克斯的故事》和《天使》,还有先前那篇回应邮报的《来自尘埃的证词》,真是太出色了。」
「我相信恩尼一定也很想与你见面交流,」爱德华·威克斯抽着菸斗,语气中带着笑意,也有一丝发掘了恩尼的骄傲。
实际上,之前他和赛珍珠的私下电话交谈中,两人就简单讨论过这次古根海姆奖的评选,得出的结论是,恩尼的作品因为立场原因,可能会不太符合某些评委的口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