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1 / 2)

加入书签

一把,否则不定说出什么话来。

推车做好过后人家给送上门来了,东西都备齐了,耽搁下去都是少赚。趁着太阳大,砂锅都洗过晒干。

煲仔饭第一要紧的便是米,粗米价儿低,但味道不好,普通的梗米米粒短且圆,口味软烂,若用来煲饭就显得平庸,若是江南产出的碧梗米味道要好许多,但碧梗米价儿十分昂贵,寻常只有高门大户才吃的起。

兄妹俩将粮铺里头的米都试了一遭,要说口味最好的,还是丝苗米,形状细长,口感扎实,自有清香,煲出来的锅巴更是脆香,只是也比寻常米要贵几分。

先时二哥来家说国子监里有学子想买,这回东西都备齐了,等二哥过两日回来再问问,若有订饭便提前说,到时直接送去。

这几日暂时在码头那儿先将摊子支起来。

该备的物事都齐全了,赶着一早,兄妹二人推着车去了码头。

渡口人多,摊子也多,虽赶着早儿来了,还是好不容易才寻个偏僻地儿,边上是卖花的阿婆跟一个卖菜的婶子,两边生意没有冲突,便好心挤出一个位置给兄妹俩,推车前头摆了一张桌子几张凳子,桌凳都是新打的,价儿不贵,能让客人有个坐的地儿。

头回摆摊,二人心里也没底儿,感激两边的摊贩让了位置,宝珠捡了四个咸鸭蛋,给一人分了二个。

这鸭蛋是自家腌的,卖花的阿婆当即就扒开吃了,里头淌的都是黄油,卖菜的婶子没舍得,小心翼翼收起来,又从篮子里头抓了一把青辣椒给宝珠。

卖花的婆子头上簪了两朵栀子,也送了一把给宝珠,栀子花香,易招些细细的小黑虫,这阿婆都撇干净了,闻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二位婶子,我们兄妹俩才来,也不知这渡口摆摊有什么讲究?”

“讲究倒没甚个讲究,只是每日街道司会来收些摊费。”

第15章

正说着,那头就有人来了,挂着街道司的腰牌,正从头往后开始收摊费,正是要一早来收才能收的齐全。因这儿不是专门的坊市,故而收的也不多,一日只二文钱,这二文钱一交,大多数人便要在这儿摆上一天,若到晚些才来收摊费,有人赶在早晨人多摆完就走了,那这摊费便难收齐。

到宝珠这儿,打头的差役看了一眼,让二人将桌子看好,又比了比地上画的线,叫切莫伸到外头占道,宝珠无有不应,其余倒也没再说什么便走了。

这会子天还早,但渡口已经有人了。力工搬工们守着渡口,只等有商船或是客船过来有差使。

码头商家富户乘船的多,人多物更多,巡检司的官差常往这边巡逻,有差闻着香味儿,鼻子一耸一耸的正闻是哪里飘来的。见来了个卖新鲜吃食的,便来问卖的是甚个吃食。

这几人来问,那边聚在桥边的工人也在张望。

只是几人见是砂锅煲出来的饭食便失了兴趣,这些当差的肚里油水多,一早吃不下这些荤腥油腻的,那些力工肚里常年没油水,倒是想吃,只是这一份少说就要二十文,吃一顿得费上许多银钱,踌躇一番便作罢了。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