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1 / 2)
最投缘的便是吃这一块,常分享汴京哪一家店好吃。
“你真是极有本事的人,今年阿娘开始叫我管账,我只看那些进出账便觉得头昏。”
孔小娘子穿着家常衣裳,一脸钦佩的看宝珠扒拉算盘。
夏季各家食店尽出奇招,甄家食店也欲以荷花荷叶入馔。
店里近来要上新菜,宝珠将手里账算过,便叫孔小娘子帮着试店里准备新上的吃食——荷叶糯米鸡与荷叶粉蒸肉。
“玉真姐姐先替我尝尝,你这嘴向来刁,若你都觉得不错我心里才有底气呢。”
看宝珠揶揄,孔小娘子嗔了她一眼,“你家食店哪道菜我到外头都是夸的,再刁一张嘴也能叫你这食店菜式折服。”
第62章
荷叶糯米鸡与荷叶粉蒸肉这两样都是南菜,若到汴京来卖口味要稍微改一改,故而宝珠叫孔小娘子这汴京本土人士先尝尝。
叫柳嫂子去灶间将这两样盛过来,用筷子轻轻将外头裹着的荷叶剥开,糯米用酱和过,里头裹着鸡脯肉,闻着便叫人食指大动。
孔小娘子用勺挖了一口先尝,只觉得十分香软,荷叶的清香早已蒸到米中去了,吃罢一口回味一阵,还嫌不够一人将那碟中糯米鸡吃尽了。
待尝罢这荷叶糯米鸡又夹粉蒸肉,肉甫一入口,只觉得这肉竟如此软糯,原先只觉得肥肉油腻,线下吃起这五花却丝毫不觉发腻。
做粉蒸肉的五花都是精挑细选的上五花,肉质结实新鲜,比下五花肥一些但却符合当下人的口味,蒸透过后筷子夹起颤颤巍巍,最外头裹米粉更给这肉添了几分扎实的口感,吃进嘴只觉得肥而不腻肉香扑鼻。
两碟子叫向来挑嘴的孔小娘子吃个精光,待吃完又问宝珠灶间还有没有,若是还有多的,她正好带回去叫爹娘也尝尝。
宝珠干脆将余下几份全食盒叫她带回去了。
孔家毕竟是汴京有名姓的人家,寻常交好往来的多,春日里食店卖那花盘食盘经孔小娘子口,卖出去许多。
前些日子食赛余威还在,趁着这当口上了新吃食,自然引得不少人要尝鲜。那荷叶糯米鸡不少一早要去衙门的官差常买一个两个做早食,到中午晚上还是点荷叶粉蒸肉的多,这几日单这两样便叫食店赚了一笔。
宝珠也在自家食店替甄父挂了牌子,夏日里宴席更多,特别是那上等的官席,什么备菜其他许多事务也要花功夫,故而现下一月至多只接十二家,上席下席都有。
这一来反而找他的人更多了。
单凭他一人自是忙不过来,便从上门学厨的人里头挑了个年纪不大的小哥儿学厨,如今那小哥就跟在甄父后头打杂,甄父也要先观他人品再教他学艺。
若这小哥儿人品端正,往后不论是去甄家食店还是与甄父一道给人做席,都是极好的出路。
一样菜在每个厨子手里做出来的味道都不同,现如今汴京无论是开食店的还是与人做席面的庖厨,都有自己的门路才好做生意,否则单凭一手好厨艺,只能说勉强在这儿混个温饱罢了。
既收了人家做徒弟,那小徒弟倒也懂礼数,拎着拜师礼上门给甄父与徐娘子磕了头,这以后便先跟在甄父后头帮忙。
算算日子阿秀姐七月里生产,正是天热的时候,徐娘子便想趁这当口回去一趟。大郎夫妻为人爹娘,怕有疏漏的地方,她回去哪怕照顾不过来,也好给二人找个合适的婆子看顾一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