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8(1 / 2)

加入书签

马,又朝正院方向行了大礼,一步一回头的去了。

武阳郡主真乃天人下凡!陪了五天就有两匹马,若再多几日……不敢想,这个真不敢想。

“东家,”离开的时候,苏小郎看着那两匹马,兴奋得不得了,“咱们这就算在京城站稳脚跟了吧?”

郡主又给银子又给马的,一定很喜欢东家。

“想什么呢?”明月一句话打碎他的幻想,“越是身份尊贵的人越喜新厌旧,就这几个花样,别看郡主如今喜欢,也许还没出正月呢,就已经厌弃了。”

满天下那么多人都争着抢着讨武阳郡主欢心,她有什么呢?现在回想过去几天还跟做梦似的。

说得难听点,这些赏赐在寻常人看来可能是天文数字,但对备受恩宠的武阳郡主而言,根本不值一提,远不到论及真心的地步。

大人物手指缝里漏一点儿,都够底层人过一辈子了。

苏小郎有些沮丧,也有点不服气,“可我瞧着外面那些花色都不如咱家的好。”

“你且冷眼瞧着吧,要不了多久,市面上就跟雨后的笋子似的,冒出来一大堆!说不定啊,踩着咱们的头推陈出新的也有呢!”明月悠悠道。

哪行哪业不是这般?但凡有一个冒头的,立马就有一千个跟风,止不住的。

别说一次两次讨了郡主欢心,哪怕十次八次,只要不能长久保持新鲜,转头就会被忘得一干二净。

被接连一番敲打,苏小郎老实了,又问:“东家,那咱们是依旧住客栈呢,还是回杨宅?”

明月想了想,“此事是常夫人牵头,于情于理都该回去道谢,也好叫她放心。先往那边去吧。”

途中路过一家大绸缎庄,正是之前黄三说过的名叫“锦鸿”的,明月还特意进去旁敲侧击,“我听说京中新出了几样花色料子,颇得几位贵人喜欢,你们店里可有?”

等结果的那几天她也没干坐着傻等,天天往城中各大绸缎庄转悠,有名有姓的都去过不止一次,最热情周到的便属“锦鸿”。

伙计先满口说有,又带她看了几样花色,都不是“霞染”。

明月再问时,伙计便茫然了,又喊管事来,管事也不知道,又反问明月,“不知姑娘在哪里看见的?”

若真有好花色,可得赶紧进一点,即便赶不上过年,赶正月十五也好啊。

明月就放心了,笑道:“也未必作准,我也是听旁人讲的。”

看来武阳郡主尚未穿出去,不然京中早传开了。想必是那几位地位更尊崇的长辈们尚未穿戴的缘故吧,贵族间尤其讲究长幼尊卑,武阳郡主也不好太冒进。

那管事的也笑,“哦,那就是了。并非老朽妄言,本店是京中上数的,多地分散人手,哪里什么时候有了新货,保管是头一批。”

“多地?”明月心头微动,“杭州也有么?”

管事正色道:“杭州乃如今天下头一个丝绸据点,自然是有的。”

明月忙道:“实不相瞒,我便是杭州做丝绸的,此番北上探亲访友,本欲寻些新鲜京货带回去送人……若不嫌弃,可否告知贵店在杭州的下榻处?日后若有新花色,你我也好互通有无。”

说这话的时候,明月是有些忐忑的,因为这家店实在太大了,招牌、名头也太响亮了,听说许多大人物都是他家老主顾,日进斗金虽稍显夸张,但日进斗银绝不含糊。

这样的庞然大物,会搭理自己这般小鱼小虾么?

“原来如此,姑娘内敛,倒是老朽眼拙,失敬了。”不曾想那管事竟很客气,当即命人取了一张条子过来,“姑娘贵姓,不知该怎么称呼呢?”

明月很有点受宠若惊,忙双手接过,发现是一张事先印刷了又裁剪好的地址,也翻出自己的名帖奉上,“免贵姓江,双名明月。我是晚辈,今日贸然登门,您实在客气了。敢问您贵姓呐?”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