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1 / 2)
银子呢?”
先到先得不就完了?
“傻丫头,那些人岂是奔着看龙舟去的!”春枝猜到几分,“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此,明月亦有耳闻。
之前薛掌柜就同她讲过,某年挨着官员坐席的两个位置被炒到上万两!
听上去都疯了对不对?一万两啊,寻常几代人都赚不来,就为了挨着当官的坐一天?
有钱人真是烧得!
可实际上呢?越有钱的越精明。
那名商人借机认识了隔壁的小官儿,又借着那小官儿结交了上面的人,第三年就拿到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盐引子,摇身一变成了盐商……
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人借助看龙舟的机会得偿所愿,久而久之,那两处自会被视为黄金风水宝地,身价倍增。
买位置的银子哪里去了呢?
兜兜转转过几道手,不还是以“义商感谢朝廷恩典”的名义进了官府的腰包?官家听了也欢喜,而地方官员又是一份政绩。
所以说,越是繁华的地方越容易出政绩,不然那些官员怎么都挤破头也想来?
连日来忙乱,明月也没去过,竟将此事忘了,端午在即,只怕好些人家的帷幔都搭起来了,哪里还有空地?
所幸此次明月是应了郑大官人家的邀约,又没得家眷,届时只去他家那边坐便是。
不过明年若还想去,就得自己掏腰包了。
那么多人,怕不是在大半个杭州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万一出点什么过错,眨眼工夫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明月给自己定的目标很明确:不求出挑,但求无过。
头一个就是穿戴。
什么场合穿什么衣裳,知府大人亲临的端午大节就是为了彰显本地繁华,说得再直白些,就是给外路同行和朝廷看,“本官治下何等欣欣向荣,百姓又是何等的安居乐业”。
所以别搞低调那一套了,那不叫低调,而是不给知府大人面子。
W?a?n?g?址?发?b?u?y?e?i???ǔ?w?é?n?Ⅱ?0?2?5?.???ò??
明月可以撑门面的首饰不算太多,所幸曾先后两次得武阳郡主赏赐,珍珠和银器也很适合夏日佩戴。
若是黄金就俗了,瞧着也不清净,讲究些的人家只会在冬日里戴金,炎炎夏日则以珍珠、水晶、琉璃和玉器等泛着水汽、剔透清爽的居多。也有银器,但银子便宜,拼的便是掐丝、攒丝等工艺,抑或是明月这般贵人赏赐的来路。
明月选了套淡朱色的罗衣,清爽透气还能防蚊虫叮咬,既不至于在满目翠色和水色间顺色,叫人看不见,也不至于显得燥热、花哨。
罗衣上面寥寥几笔苏绣还是芳星的手艺,淡淡勾勒出烟雨江南的风景,也很符合这动不动就落雨星儿的时节。
五月已经很热了,水面又返上日光,四周人又那么多,一定闷闷的。腰间压两个五毒纹药香荷包,既点了端午,又能驱除蛇虫、压住暑气。若实在受不住,还能抓起来闻闻。
她现在还不到二十岁,水葱一样的年纪,倒不必刻意堆砌,也怕显得暴发没见识,只将武阳郡主赏赐的整套珍珠头面略选几样即可。
跟着的人手很值得掂量。
所有人都默认主人出行会带随从,朱杏不爱热闹,死活不肯来,七娘和春枝便兴冲冲拾起老本行,临时充当起明月的随从来。
当日人多,护卫也少不得,苏小郎父子、二碗,三个人也就够了。
那爷俩前几年就常随明月、春枝出入各处,也有好衣裳,倒是二碗来得晚,明月特意使银子找人熬夜做了一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