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8(1 / 2)
大半年,待到那时,大家都知道杭州来的才是好的,纵然损失也有限。
唯独这家,回回撵在咱们屁股后头,前脚咱们才出,后脚他们就跟上,这不存心恶心人吗?又仗着同在杭州混淆视听,故意攀扯咱们的名声,简直欺人太甚。
前儿还有人拿着那样的烂纱来找我说理呢!直我把气个倒仰,不弄他们的人都算便宜他们了!”
“嗯?”明月听到后半截才回神,然后就笑了,“姐姐忒小看我,我不是那样被人欺负到脸上还不敢还手的和软性子,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虽无父母,也不肯受这份窝囊气。”
她是在想,有人使唤真方便。
想当年对付固县的胡记时,还得她亲身上阵,半夜三更偷偷杀鸡、蹲守、泼血……真遭罪啊。
她也不怕王山报官。
一来没有证据,二来照她之前抓江平一事来看,本地衙门对这种私人恩怨,尤其不涉及人命官司的私人恩怨,根本不上心。
能查出来就见鬼了!
见她说得轻快,薛掌柜也放下心来,“就是这样才好。”
还是那句话,商场如战场,做买卖最忌讳心慈手软。
该狠的时候不狠,回头想哭都没地方!
“方才我还在想另一件事,”明月打开荷包,倒出一枚蜜饯来吃,口中瞬间溢满酸甜的津液,“前儿一个帮忙收丝的朋友来告诉我,说今年上半年雨水少,不少桑农、蚕户没扛过去,这会儿正打量着改行,有些个桑园、织坊想出手,问我要不要。”
其实持续春旱在江南一带并不多见,只要能熬到明年春天就能缓过来。
奈何偏偏就是这个“熬”字,写尽世间辛酸:你明明知道熬过去就好了,可偏偏,熬不过去。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绝大部分底层百姓根本没有积蓄,都是手停口停,一天没铜板入账就一天没饭吃,十天没铜板入账,就该变卖家当了。
若再有家人生病、受伤,那可真是晴天霹雳连夜雨。
明月有些遗憾地说:“大多是普通丝。”
听说湖州那边也有交易,只是一早就被人抢光了,根本轮不到她。
“湖丝毕竟少,旁人轻易不肯脱手,普通丝也不错。你既做这个行当,收些也无妨,织造和染坊也是现成的,”薛掌柜笑道,“正好做了卖与我,也省得我四处划拉!”
“说得也是。”明月其实已经有五分心意,只差个人推一把罢了。
湖丝虽好,产地只局限于一地,限制极大,万一哪一年湖州大灾,或是朝廷下了什么旨意,突然要加倍征收,她岂不要抓瞎?
倒是可以趁机收拢一些附近的桑园、蚕农、织坊,重新整合,从原来的伙计中挑选熟练工,让他们做些时兴花色。虽然利润不如霞染之流大,但细水长流,总有个稳定的进项,也多一项保障。
另外,多余的人可以挪到染坊后的小山上,高大娘在那里种菜、养殖,如今很有点泛滥成灾的意思,隔三岔五就往明园送。
几个人忙得四脚朝天,正需要人帮忙。
地多了种菜,菜多了加人,等日后人多了,大不了就再花一二百两买座山,怕什么!
“对了,”薛掌柜突然朝她扬扬眉毛,“你想开客栈吗?”
“嗯?”明月一怔,“你想开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