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2 / 2)
沈氏低着脸心中愈发不忿,没想到上首的婆母开了口,语气不仅平和,甚至还有些松快。
“这亦无妨。昨日诗会,慎之与崔氏只说了几句话,并不亲密,夫妻二人在外尚且如此淡漠,想来,慎之还是存有理智的,更不会无理偏袒妻子。且崔氏在外声名转好,对我们江家而言更是百利无一害,江家本就门风清正,素负盛名,先前因着崔氏,难免受到影响。如今这般倒也不错,崔氏倒也是有几分脑子的。”
江老夫人神情比之前几日平和了不少,但这一番话却让沈氏微微滞住,片刻后才笑起来:“婆母说的是,慎之待崔氏不过尽责罢了,心中挂着的定然只有江家,怎会因旁人误了江家兴旺。”
这话说到江老夫人心坎里,面上稍微染了些笑意,点了点头。
-
诗会上绣屏所题的诗,以及其他人续的诗,皆会有专人整理成册后送给参加诗会的贵女郎君们,是以文人才子们都在诗会上卯足了劲,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被达官贵人看中。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ε?n??????2?⑤???c?????则?为????寨?佔?点
也就因此,崔宜萝收到的英国公府送来的诗册约有半寸高。
里头密密麻麻,崔宜萝本就对诗会不感兴趣,收到后便令荔兰随便找个柜子收起来。
但荔兰拿开的前一刻,她又鬼使神差地出了声:“等等,还是放下我看看吧。”
荔兰无奈笑道:“婢子便说,姑娘便不好奇他们如何续的诗吗?从前在宁州,皆是些纨绔子弟,姑娘不在意也就罢了,可如今在盛京,而且昨日大公子不是也去了吗,他会不会也为续姑娘的诗了?”
崔宜萝翻着诗册,淡淡道:“他连清亭县主都拒了,怎么会为我续诗。”
荔兰也不意外:“大公子还当真一贯的不近人情。”
崔宜萝笑了笑,指尖在书页中翻转,在绣屏上题诗自有落款,有作诗人的,也有续诗人的,诗册也会记录下名姓。
见到元凌的名字列在她的那栏之下时,崔宜萝微怔。
她皱起眉,元凌这是想借诗警告她,还是传递什么讯息?不过元凌此人作风一向古怪,令人捉摸不透。
昨日他说要她用条件换他帮忙查探,也不知是真是假。崔宜萝倒的确好奇真相,好奇过往内幕,但元凌此人让
她顾虑不小,且以元凌锱铢必较的性子,索要的条件肯定不简单。
崔宜萝捏着册子失神片刻,回过神时目光落在了书册页面的最下方。
她心口一停。这续诗之人真切读懂了她所题诗中的意蕴,其实续她诗的众人中,自也不乏实力不俗的才子,但真正让她觉得合衬的,却只有这半首。
她下意识去寻落款处,却寻了个空。
崔宜萝来回翻转这一页,这才确定这人是当真未留姓名。
不知是忘了,还是有意隐去。
不过崔宜萝虽有些遗憾,但此人未留落款,她倒也不会费心去寻,看过后便将其置于一旁,令荔兰收了起来,又将心思放到账务上。
不知不觉便到了黄昏时分,她正与刘管事商量着去铺头庄子看看时,院中忽匆匆跑进一个婢女来,神色慌乱。
崔宜萝认出是江老夫人院中的,见她慌里慌张,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微微皱眉道:“何事?”
那婢女喘着气道:“少夫人,老夫人让您过去一趟。”
“可有说缘由?”
“说是方才三夫人于繁园会友时,听闻假山时后有响动,让人上前一瞧,竟是一府卫和一婢女在后头……这事若就府中人知晓也就罢了,但偏偏三夫人的几个好友在场,老夫人眼下已发了好大的火,夫人快些过去吧。”
崔宜萝听完皱紧了眉,“但此事老夫人与婶母们解决便罢了,为何会唤我过去?”
江老夫人最是不喜她,总不可能让她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