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1 / 2)
谓的古昔,便是宋琅所在之地?”
-----------------------
作者有话说:姗姗来迟——
开学一个月忙到飞起,家长会春游接踵而至[裂开]
第69章 故人
人潮如涌,除却施春生,另有一道视线落在祝好身上,她微微侧目,宋携青面上平静,眼里映着在煌煌灯烛下的她,祝好再一转眼,施春生正徐徐朝她行来,祝好以眼风一扫宋携青,在短暂的思索后,她正想开口,宋携青忽而往她的前额一弹,“我去给你买些京都时兴的零嘴。”
他的力道很轻,祝好不觉着疼,反倒觉着痒,宋携青却兀自在她的额间抚之又抚,他意有所指地道:“不得太久。”
今儿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日子,莫说京都,只消在大成境内,不论哪州哪县俱是大锣大鼓,街头巷尾无不是欢歌笑语。
二人自知觅不得清静之地,只随意在一处铺面坐下,祝好的朝向恰好可见扎满人丛的大榕树,她听得不真切,只偶尔听得零星几字,独独“宋琅”二字总是一毫不错地撞入她的耳内。
施春生唤店小二上了些茶点,祝好倒也不客气,只是一面咬下茶酥时,视线始终落在不远处的榕树上,唇畔是连自己也未察觉的笑意,施春生循着她的注目瞧了眼,也笑了。
他在都城落脚一载,对此地的民情土俗,乃至街头市尾的说书人、优伶也略有了解。
榕树下的说书人逢年过节便会在此布张讲书,多是出自前朝及其开国初年的一些名公巨人,其间备受追捧的莫过于开国皇帝还真以及前朝帝师宋琅的轶事遗闻,国都与淮城不同,对于宋琅,不再只是一味的谩骂,而是敬慕。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施春生自嘲一笑,果如其言,可他仍有疑云未解,只待步步深入,拨云见日。
“翩翩。”施春生打破寂静,小娘子回眸,她的眉梢眼角扬扬欣喜,他木头木脑问了句:“他待你,好吗?”
显然此问无须她的回应已有了分晓。
是以,虽是他所问,施春生却不忍闻,只顾再添一问掩饰心内的忐忑,“何时想起来的?近来身子可好?我听闻陆小公子的医属已被遣返,想来……翩翩的顽疾已愈?”
祝好回以一笑,并不答前问,只捡着眼下的答道:“是,好了,得亏陆小公子的医属,至于记忆……在你离开淮城后不久,便想起来了。”
虽是仰赖宋携青而重拾的康健体魄,只是对于不知情的亲友,她只可如此作答。
他有太多的话想同她说,只因走上仕途与她晤见的机会一再减少,更何况她已有夫君?他此去一载,也念了她整整一载,施春生厌弃自己的无用,而今如愿面见,还是那个记着彼此所有旧忆的她,施春生却似被人缠住口舌,再难如常地吐出一字。
祝好估摸着时辰,亦知二人的晤见不可多得,她在心底一默,笑问:“我于科举不大了解,不过……施举人当要参与月末的会试?”
施春生笑貌颇淡,“是。”
祝好举杯,“会试罢,当称一声贡士。”
他把盏的手一顿,举目望着笑深的她,“翩翩,莫要取笑我,若是未中……”
祝好倾杯与他一碰,清茶荡出涟漪,撞响脆亮的一声,“如若是你,准定行。”
“借你吉言。”他的心壑有暖流窜游,施春生话锋一转:“祖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