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2 / 2)
随从跟着往前,却听他忽然问道:“答兰部落在哪儿?”
随从闻言一愣,随即躬身回话:“大人,答兰部落远在楼烦腹地,快马要一日路程。”
陈锦时勒着马缰的手紧了紧,黑马似是感受到主人的焦躁犹豫,又不安地刨了两下蹄子。
随从又道:“大人,去答兰部落前要先过黑风口,听当地人说,那地方沙砾跟刀子似的,过了风口还要绕开一片沙丘,大人从京城来不知,白日里沙丘会跟着日头挪位置,稍不留意就会走岔,夜里还常有狼群出没,若是要去,得多带些兵马跟着。”
“嗯。”
天刚蒙蒙亮,草原的风还带着夜的凉意,都兰掀开毡帘,给自己套上温暖的毡靴,踩着沾着露水的青草走出来。
走到羊圈旁,解开栅栏,羊群“咩咩”叫着涌出来,踩着草叶往远处的坡地去。
她手里提着竹篮,弯腰捡起地上的羊粪蛋。
这是最好的燃料,晒干后烧起来无烟,还带着草木的气息。
回到毡房时,苏赫已生好了火。
铜壶在土灶上“咕嘟”作响,砖茶的焦香混着奶味漫出来。
都兰放下竹篮,从粮袋里舀出半碗炒米,倒进煮好的奶茶里,又拿了块奶豆腐,用小刀切成方块摆在木盘上。
这些不过是他们一家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
饭后,她搬着小木凳坐在毡房门口,手里拿着羊毛线团和织针。
这是去年秋天剪的羊毛,经过清洗、晾晒、捻线,如今要织成厚实的羊毛毯,到时候拿到新家的毡房去用。
阳光慢慢爬高,落在她手上,羊毛线在指尖穿梭,偶尔有风吹过,而她身上披着厚实的,牦牛毛织成的围巾,便觉得十分幸福满足。
牧仁说,谢清樾这几日都不来了,新来的巡抚到了,衙门里事多,恐是要商量一些公务。
都兰也没觉得有什么,本来谢清樾往常也在她家待不了多长的时间。
大概一个月也只能抽出两三天的时间来她家住。
苏赫在一旁哼笑道:“倒是不知道新来的巡抚是个什么人。”
牧仁道:“等谢小将军来了,你问他也就是了。”
部落里的日子还照常过着,答兰部落是个小部落,苏赫是首领,但并没有管多少人。
直到几日后的清晨,都兰刚把羊群赶到坡地,就见部落口来了两个穿着官服的人,骑着马,手里捧着一卷赤色的文书。
苏赫已经闻讯赶过去,毡房外很快围了些好奇的族人。
“苏赫首领,奉巡抚大人之令,特来告知,官
府在几大部落设互市,部落可凭牛羊、皮毛换取盐、粮、铁器,我们朝廷会派专人维护秩序。”
两位官兵交代了一番事宜,骑着马便要赶往下一个部落了。
苏赫接过文书,眉头渐渐舒展:“这倒是个好事。”
有人搓着手念叨:“这下可方便了,我家那把镰刀早钝了,改天拿到泰赤乌部便能换。”
都兰站在坡上,看着底下人一边欣喜,一边怀疑这其中会不会还有什么坑等着他们跳下去,手里的鞭子拿着轻轻晃了晃。
她心里泛起一阵异样,这新政与她三年前大着胆子跟太子提的差不多。
又过了几日,牧仁笑着从泰赤乌部回来,手里拿着新的马鞍和刀具。
他一看见都兰,便忍不住跟她说起市场上的热闹。
“市场上竟然还支起了汉人的医帐,大排了长龙,不过我可不信汉医,就没去看。”
图雅正给其其格梳辫子,闻言笑道:“你是怕丢饭碗吧。”
牧仁嘁了一声:“咱们家光是养牛放羊就够活的了,往后没人找我看病,我乐得清闲。”
他拿着新买回来的物件,感叹道:“不过这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