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1 / 2)
时间内就能身体就能自动修复,若是后天她跑动时感觉不到酸痛了,影响倒是不大。”
望着余雪希冀的眼神,陈云终是点了头,“实在不舒服不要硬撑,运动员哪有不受伤的,你的未来不只有亚锦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后悔。”
余雪的受伤给这场比赛留下了一点挥之不去的缺憾,即使获得了小组第一,队里的气氛却是有些沉闷。
她们不能把所有的指望都放在余雪身上,要是后日她还不能上场,势必得有一个人替代她。
宋文摇头,算了,这些还是让教练们头疼去吧。
第四日接力的几人都没有什么比赛,一早就齐聚在训练场。
王晶迎着众人的目光,轻笑道,“都看我做什么。”
-----------------------
作者有话说:【1】来自《体育与运动心理学》
第63章
在两个教练的再三考虑下,最终还是决定把王晶临时加入接力队伍。
按照原先的规定,正式队员受伤应该从替补选手中挑人上场,可领导和教练们已经看到了夺金的希望,就如同路人看到小儿怀抱金砖招摇过市时的心理,伸伸手就能越过这尺寸之距,他们很难不心动啊!
王晶作为女子田径短跑的老将,百米成绩在国内是属于顶尖的那一拨,参加过亚锦赛、亚运会,去年刚征战过奥运会,比赛经验更加老练,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她的身上有一种年轻小将们所欠缺的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
若明日余雪上不了,把她派出去,这次的接力金牌才有万无一失的保障。
说起百米短跑的实力,哈显萍和王晶相差仿佛,但她和陈雨两人还要备战今日晚间的200米决赛,时间更加紧张。
一日的时间,几人练的最多的就是交接棒。接力比赛中,速度是基础,但默契更为重要。依靠过快的速度在全程抢出再多的时间,一次掉棒所有的努力就会全部化为乌有,甚至会从原有的第一梯队掉到最后一队。
白彤阴沉沉地盯着四人训练的场景,余雪受伤了本就该她补上空缺!让王晶临时加入的消息宛如晴天霹雳,直接把白彤给打懵了,她跑去质问教练。
陈云只淡淡地问了一句,“你加入接力后的成绩有今天王晶的快吗?”
白彤哑然。
她张口,想说她一直都在接力队,和包思思几人一直配合默契,想说王晶已经有了100米,这次亚锦赛让她有个上场的机会难道不行么?!
陈云用审视的眼神打量眼前的女孩,白彤感觉自己瞬间无所遁形,一切小心思都被看穿了,低头狼狈地避开了教练的视线。
陈云意味深长道,“你来队里也挺久的了,应该知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应该,谁行谁上,这就是竞技体育的规则。”
王晶代替余雪的第三棒和宋文交接,不知是由于两人平常就很熟悉,训练100米时也经常一起泡在训练场的缘故,交接棒时并没有什么阻碍,甚至比原来更加丝滑顺畅了一些。
王晶过去也跑过多次接力赛,知道国家队的传统,出门在外比赛,接力换棒一向以稳妥为主,她技术熟练,能在10米预跑区就顺利从陶咏波手里完成接棒,在其他选手还在助跑时她就能开始加速,很快就能达到最高速度,节省了很多时间。
宋文作为最后一棒,安全接棒是她的首要任务。王晶握住金身棒身后半段,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宋文朝后伸出的手中,这样用下挑的方式交接棒后作为最后一棒的宋文就不必再另外去调整棒身,能够把所有的心思都专注于奔跑上。
不知训练了多少次,到晚上九点多,四人接力跑出的最好成绩已经能够稳定在43.45秒左右,且一次都没有掉棒。
唐昆满意点头,这样的成绩已然不错了,远远超过上届亚锦赛女子4x100米接力冠军的43.58秒。
男女100米和400米接力决赛安排在了最后一日的晚上八点,是传统压轴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