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9(2 / 2)
这老和尚,怎么晓得狐在?!
……
不久前,经过商议后,寺中诸僧皆同意未了的避世提议,所以近来,以清虚为首的清字辈弟子,三两一组,分头前往不同的地方,寻找适合寺众迁徙隐世的深山琼境。
三日前,清虚传来书信,说在西边发现一处麓林环绕的峡谷,位置偏僻,路况崎岖,但却是难得的避世之地。且有可耕种的田沼,虽方圆算不得宽广,不过供养寺内的僧弥足矣。
清虚之意,是让未了亲自前往查探一番,若集合众人的想法,都认为那处不错,他们便可以先留在那处做前期建寺的准备,未了再返回同众僧安排,分批迁往新址。
细致妥帖的安排,未了自是认可的,但外出远行,他却放心不下元慧,除了元慧的身体状况一日比一日差,他亦担心那位摄政王楚豫前来找麻烦。
他正考虑让休武同休言前往时,十三却提出她留下,让未了安心出门,毕竟偌大个寺院迁址,如果未了和元慧都没亲眼见过新居地,弟子们又怎会安心做决断。
十三原也不想同未了分开,可相比之下,她更不喜欢瞧见小和尚愁绪萦绕的模样。
临走前,十三让未了带上九溪给的冥府玉牌,叮嘱他一旦有什么危险,便不要客气,立即唤黑不辩和白不解前去帮衬。
即便如此,狐狸还是不放心。
她思索再三,似乎寻到了好法子。只见狐狸一个起跳,飞身扑倒小圣子,狐首贴近,额头对着额头,催动灵力,将体内的槐丝引刻了个模子,拓印到未了的灵台深处。
此术法是仅做应急之用的术法,危急时刻可以识海传声,那样十三便知道未了身处何地,以最快的速度移形过去,只不过是即用即了的法子。
就这样,未了在‘全副武装’下又带着几分不放心启程离开了,这前脚刚走不过一日,摄政王楚豫便独自登门而来。
楚豫甫一入寺,便径直去了元慧的一尘堂,狐狸闻讯,显然不得放心,立即跑去,见二人于堂内静坐对峙,许久未语。
狐狸亦知自己不方便露面,转身跃至房顶,时时警惕着楚豫,但凡他有伤害元慧的举动,她便会立即冲进去救人。
可这一场谈话,她从头听到尾,无论是楚豫还是元慧,都是沉寂寥落中透着浓浓的悲绝之色,听得她一只狐都要唏嘘不已了。
不过最可气的,是她堂堂修为入境的灵狐,居然就这么被发现了盯梢之举!!!
听见屋内的召唤,十三虽是诧异,但也没躲,甩甩狐尾一跃而下,带着几分不甘心进了禅室。
……
元慧为十三斟了新茶,又拿出一碟精致的点心,与她闲话二三,从近日天气,到寺内趣事,再到灵界逸闻,最后,在十三倍感莫名之际,才将手上的佛串褪下来,递到狐狸跟前。
元慧:“烦劳小狐儿,将这手串交予圣子,并转告他,若有朝一日,遇难解之境,便将它给绪智,对方自会尽力相助。”
这番没头没尾的请求,叫十三心头转了几根疑惑弦音。
十三:“过些时日小和尚便回来了,你为何不亲自交给他?”再说了,小和尚若遇难解之境,狐自会帮他助他的,做什么要去求那绪智,难不成是嫌弃狐现下灵力空空?
但怎么说呢,狐狸的本性,原是多疑且好奇的,然就杂毛狐狸来说,约莫是好奇心占得多些,所以那几分疑惑倒是被爪子上的新鲜玩意儿含混了过去。
狐狸看着手串,金瞳微微闪烁,盯在那颗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