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0(1 / 2)

加入书签

的这几脉古族,势必得姻娅相连,主臣相托。蟹蝦兄弟且不论,对于蛟龙鼋鼍这些族系而言,与小龙王交好与否,本质上并不影响他们在这片海域的霸主之位,却有一好处——借王权而制霸东海,正规正统,师出有名。

“名位很重要,有名位,才有基本的号召,小龙王很清楚这是自己唯一的优势。但他也明白,名位不仅仅是纯正的血统,在没有上任龙王的传位遗诏的前提下,立权的名正与不正,是要看身后有多大的支持,族系越多、越尊贵,那名位的分量便越稳固。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依附身旁仅有的势力,尽力当好牵线木偶的同时,还要谨防被抛弃。他游走在夹缝之间,一边授予蟹蝦兄弟以泼天的权势,一边又要平衡南域各族的威压,一介龙王过得卑微而憋屈。

“内乱不止,外也不安,那抢夺占领了北域东宫的外海之敌,面对南域的新驻地同样虎视眈眈,动辄威胁侵扰。偷家这种事,有第一次,便有第二次,可这时的小龙王脚跟还未站稳,能驱使的兵力本就有限,南域各族还在算计如何划分那点权力,对外敌压根不觉是威胁,而蝦魁将军最为独断,他始终未将小龙王放在眼中,更未将其视作正统,他推其登位,不过是无奈之下的妥协,实则他一直憋着口气,想要夺回失去的北域,甚至打算,谋些偷天换日的计划。

“小龙王看在眼里,苦于无力。也就是这个时候,在他捉襟见肘疲于应对之时,遇见了老龟,于小龙王而言,默默无闻、却出乎意料拥有庞大散兵追随的老龟,是他在这段无解的圈套里,能搏出生机的唯一寄托……”

很好,故事都讲到这儿了,寅初再听不出蕴意何在,那可就真是愚钝没边了。

事实上,怕是敏锐些的十岁小儿都能猜得出须眉这东海龙子的故事讲的便是当今的新周换旧朝之经过,戏说的部分固然有,但人物的指代倒是清晰分明。

小龙王不必说,自是新周之始的睿帝;蟹蝦兄弟便是安氏兄弟——专机政的安相,总征讨但有异心的安侯;蛟龙鼋鼍鲸,则对应的是江东的士族门第;至于老龟…

寅初拿余光扫了眼滔滔不绝的须眉,若说先前他还有些拿不准,那此刻便是明晰似镜了,故事里的老龟,就是同自己扯了半月闲话的须眉,也是如今被封为辅国将军、不久前刚来到淝庐一带驻军的苏公。

寅初对他的了解,多源自坊间传闻。苏公,名道成,字中纾,世人也唤其为苏老,说他向来不求做官,以儒雅著称,门客众多,统兵数万。他少年孤贫,博览经籍,虽躬耕劳作亦不弃读书习字。上数六代,代代为文人儒客,祖父更是前朝御史,奈何世事更迭,家族没落,所以他自幼便对政党之争提不起兴趣,终日闭门自守,说什么都不肯入朝政之局。

但命运一事,往往不随意愿左右,尤其是家族的命运。

大周的王权几经轮转,暂时落回了正统继位者的手中。朝堂凋敝,人才稀缺,举贤荐能,苏家又怎能被漏下。圣上下诏,苏道成也只得奉命入朝,先是参司空从军事,后任太子舍人,中书侍郎,起起伏伏总免不了被逼迫站队。一边是外戚军权,一边是得天独厚觊觎帝位的亲王,苏道成习惯沉默,始终保持着中庸的态度,充分发挥着儒雅谦慎的名声,以求安稳。

没过多久,流民叛军攻陷京都,天子出逃,苏道成也成了乞活军的俘虏,又险些因着这点威望名声而被强迫推举为首领,好在天命所护,叫他有机会逃脱。但经过这一遭,他似乎感悟到此生而为人所背负的责任,既是逃不掉避不开的宿命,无论如何抗拒,兜兜转转,终究还是会落回自己的头上。

经过连年征战,彼时大周境内,以京都为中心,北方各地良田尽毁,五谷不升,饥荒席卷着本就摇摇欲坠的国度,能填饱肚子的只有高门大族,百姓多为饥亡,甚至易子而食。苏道成一路辗转逃回故乡,这里同样是荒芜颓败,缺食少粮,但好在一些州中人士、世家至交,感于苏家平素的关照与威望,时常来接济资助他。他也不占独食,将所得馈赠分别送给亲族乡里的那些同自己一样的孤贫老弱。如此行为甚得敬重,感染了其他族人,大家纷纷效仿,在这特殊的困苦期,相互扶持着,与天灾和人祸争夺幸存的机会。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