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1 / 2)
事实如此。”
魏蹇从前最听我话,如今却是个难劝的,一拂袖道:“绝对不行!倘若将军一定要认,末将悬案不审便是。不管将军怎么想,是还在和王上赌气还是什么,末将不准将军用自己的性命和清誉开玩笑!”
喉咙中有些堵,后脊疼痛又在犯,这不是个好兆头。我只能道:“行……吧,随你。天色已晚,我想休息了。”
我到底没显露自己病得多厉害,白日里也以偶感风寒、数日就好、没有必要为由,拒绝了请郎中看病。魏蹇见状,真以为我已困顿,更需休息,便作揖离开。
如此,又是一夜不能入眠。
之后数日,魏蹇都时不时来瞧我,带着一众旧将劝我。后来魏蹇没再出现,原来是想起一些可能的线索,四处忙着替我寻问。
再十余日后,我坐在案前发呆,一个我没想到会出现的人,推开了我的房门。
印象中,元琅轩还是个会跑来跑去的孩子,我教兵法时会提无数古灵精怪的问题,我做饭时会跟在我后面偷尝,把面粉弄到嘴上。然今日,他已大不相同,小小年纪高冠深衣,配玉饰,气质沉静,竟真真初有帝王之相。
我一笑:“太子殿下也来看望罪臣。可殿下,如今身份,可能不太合适。”
元琅轩退掉左右,近前来坐到面前,轻捏住我袖口:“承将军,是我的老师,无论发生什么,将军回殷,我理应看看。”片刻补充,“我提前一点点快马过来,明日,王兄应该就到了。”
我劝:“君王太子皆离国都,当心生变。”
元琅轩道:“不会。栎侯已被整治削爵,杀鸡儆猴,没有人敢。而且我明日就回去,我就是想来再见将军最……一面而已。”
他虽有意低声,我也听得出那是“最后”二字。元琅轩对内情所知不多,他如今面对投敌又归来的我,心情应该很复杂。
我便耐下性子问:“殿下屈尊亲见罪臣,是罪臣之幸。殿下想对罪臣说什么呢?”
元琅轩垂头:“我也不知。我心里有好多问题想问承将军,可不知该从哪开始。反正我就是觉得,有些事,承将军不应该会做,但造成如此结果的,又是王兄,所以我就……就……”
他说到后面,支支吾吾,十分纠结。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殿下就不知该怎么办好了,不知在这件事里怎么看待我,怎么看待王上。”
元琅轩顿了片刻,点头。
我叹气道:“殿下要明白,您是储君,未来的王。王不需要分辨对错,王应为大殷谋利,事事以殷国利益为先。您将来在史书上功勋卓著,错也是对。”
元琅轩低头更深:“承将军,我还是不太懂,你们怎么会这样。你们怎么就弄成了这样。”
我道:“时至今日,我与王上已很难转圜。您看在眼里,不用去想对错,只需要记得,无论我还是你王兄,我们的诸多错处,造成这个局面的每一个关节,都是前车之鉴。将来您做了王,若有肱骨之臣在身侧,不要再让我们的事重演。”
元琅轩沉默一阵,向我深深一叩:“……多谢将军教我。”
他陪我坐了一个下午,统共没有几句话。就像他自己所言,他自己都不知能跟我说什么。
至少他离开之时,带走了许多思考。我这个老师,也算当得善始善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