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6 章 第五十五章(1 / 2)
第456章第五十五章
长公主的书房原有个很雅致的名字。
太上皇是个雅致的人,艮岳里的每一座亭台楼阁都有名字,她的住所自然也是有名字的。
但她不怎么喜欢,叫人给那瘦金体的牌匾摘了。
内侍就很小心的问她,是不是要重新取个名字呢?
她说:“一间屋子为什么也要取个名?这世上万事万物,有数不清无名无姓却依旧存在的东西。”
这句话也传出去了,大家根据自己的观点就引申出更多的看法,比如说认为殿下果然是修道之人,大道至简,超尘脱俗;又比如说认为殿下是个实战派,没工夫搞那些吃喝玩乐雪月风花的玩意儿;再比如说认为殿下还是读书少了,不然怎么取不出个好听的名字,哦对了,殿下也不写诗。
民间有传言说,这几种说法都传到了殿下的耳朵里,很难说最后一种被内侍小心翼翼转述给殿下听,是不是也存了一些准备让说这句话的人家破人亡的意图。
殿下说:真的?
那个内侍就赶紧说,这话是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宴请几位好友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出来的。
殿下说:我也会作诗。
周围的女道和内侍就很喜悦,恰好李清照也在,大家铺好纸笔,准备记下来殿下的大作。
殿下说:金明池,明池大,金明池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一戳一蹦跶!
大家就震惊了。
殿下说:怎么不写?
据说这诗被送去给那个背后说殿下坏话的人了。
不过民间普遍觉得这诗必不可能是殿下所作,殿下是个文雅的人,怎么会写这样粗鲁的东西了?
故事的最后,总归就是那人收到诗,吓得不敢再蹦跶,可见殿下是个仁慈但也很精明的人,可不敢在她背后乱说哈!
殿下不知道民间的这些传言。
她现在就坐在书房里,看着面前的耿南仲。
“耿先生有什么高明道理教我?”
耿南仲就口称不敢。
他说:“臣只是觉得,殿下而今以大业为重,须得选一位一心为殿下谋划的人为枢密使。”
“先生以为呢?”
耿南仲就从容不迫地说出了宇文时中的名字。
他说:“宇文相公原在资善堂做过殿下的老师,而后又曾于河北鏖战,他为河北宣抚使,位高权重,却能亲临战阵,抬棺而战,京中都是听过他声名的,殿下选他回来,必不受人臧否。”
殿下听过后点点头,“宇文先生是很好,但还不够。”
耿南仲微微皱眉,似乎有点疑惑。
这超出耿南仲知识范围了,但如果是刘韐就立刻会明白她的顾虑。
宇文时中确实是很好的,这人是文官,世家做题家,要出身有出身要功名有功名,履历漂亮,当过太子老师,当过转运使,危急关头当过河北宣抚使
在这场谈话开始之前,在李纲回到京城时,他就开始动手布置起来了。
吴敏略察觉到一点,但李纲啥也不知道。
耿南仲离开艮岳时,正好碰到李纲往里进。
引着李纲过来,要他在偏殿等待后,尽忠进来说:“瞧着耿相公倒客气,李相公却是正眼也不瞧他一眼。”
长公主听完就问:“你看是他们俩谁更有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