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1章 赤心(1 / 2)

加入书签

第191章 赤心

今夜很长,赵怀安在令人换了一班人后,就准备带背鬼和幕僚们下城楼去检查城外收尾工作,并对留驻在城外的三个都抚慰激励。

其中尤其是寿州牙兵五百,他们的刺史老颜这会已经被留在了汴州,成了监军使杨复光的座上宾,颇有点乐不思蜀的味道。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这位颜刺史也的确达成所愿,即赵怀安在前面猛猛杀,他则在后面眶眶吃功。

而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赵大带着大军深入失序的曹州拿命拼,他在汴州吃着酒,看着歌舞,就把功劳领,更不用说还成了长安权宦杨复光的座上宾,此等好事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做的。

可这位颜刺史失去了什麽呢?失去了他在乱世来临前真正的权力。

不过像他这样在军中厮混的人,失去了这份权力又未尝不是件好事呢?

此时,赵怀安驰马带看背冤们来到寿州军大营。

营外烧起的篝火将城外照得昼亮,只是五百人的寿州牙兵就有千人寿州随夫支持战力,这会这些随夫都在营外挖着沟壑,一边挖一边将土推在靠营地的一面。

这些寿州随夫都认识赵怀安的旗帜,也认识他,看着这位寿州出去的好汉,这些人眼中与有荣焉。

忽然,赵怀安喊了当中一个随夫的名字,用家乡话和他打着招呼,然后又喊了另一人的名字。

凡是他所见的,认识的,皆笑看打招呼。

这些随夫们望着人马如龙,穿着铁铠羽翎,精神得仿佛是天兵天将一般,可这会又听到那万众簇拥的大豪杰喊着他们当中人的名字,用的还是家乡话。

这一刻,他们只觉得倍感荣耀!

驰在马上,赵怀安望着一个个拜倒的家乡子弟,看着他们激动的神情,人却很清醒。

这些人之所以如此激动,不是因为他赵怀安是他们的乡党,也不是他赵怀安有多大的人格魅力,只因为一点,那就是他赵怀安有权力。

而只要有权力,就是再如何平易近人,都透露出一股权力的味道,而这些随夫们拜倒的就是这个权力,激动的也是这份权力。

人人恨不得当如是,人人恨不得都对他赵怀安取而代之。

这就是赵怀安的清醒。

一路纵马进入军寨,营门外的寿州兵见此要去禀报,但却被赵怀安给制止了。

他带着背鬼们直奔营地中间的大帐。

踢踏的马蹄声惹来一众寿州兵的侧目,然后他们就见到光州刺史赵怀安向他们挥手,

并高喊着:

「乡党们,都准备好,去中间校场,给你们发赏!」

赵怀安一番话,直接惹来众寿州兵的欢呼,于是衣甲都不披,就裹着个袍子跑到校场集中。

此时这些寿州牙兵各个称赞,这光州刺史果然人如其名,真是大方舍得给钱啊!

可他们却不知道,赵怀安对不同的人,激励的手段是不一样的。

对于最核心的保义将们,赵怀安不仅给事业的期权给他们,一旦他能往上爬,下面的保义将们各个升官发财。

所以对于这些人,赵怀安更多的讲义气,讲精神,说白了就是搞团队建设,打造团魂。

因为这些人都已经脱离了急需要钱的程度,他们要的是未来的权力,能如他赵怀安一样被人前呼后拥的权力。

然后对于寻常的保义吏士们,赵怀安是既谈义气,又给保障。

无论是义保制度,还是给军中子弟分房分田,赵怀安就是抓住一个核心,给他赵怀安卖命,其他的你统统不用考虑,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上了战场后,给我把步赞出残影来。

但光给这些物质保障是不够的,一支团队要想不一样,你光吃的好,待遇好,那最后就是堕落的开端,没有精神核心,没有精神追求,那最后只会养出如魏博那样的老爷兵。

他们不敢骑在他赵大的头上,但一定会骑在他赵大的儿子头上。

所以赵怀安就给军队上下注入一个精神,那就是义!

这个义现在还很小,只是袍泽之义,兄弟之义,最多也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可随着保义军越来越大,这份小义迟早会成为大义。

赵怀安常常思考,唐末为何会这样呢?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又怎麽就走向了衰亡呢?

来到大唐这麽久,接触了那麽多人,每个人都给了赵怀安不同的答案。

有是朝廷财政危机,有是天下藩镇割据,有说是因为连绵的战事拖累,还有人说党争,有上层的争权夺利。

这些都是答案,可赵怀安却渐渐有了自己的一份答案,那就是这个大唐从上到下,都道德破产,滑向深渊了。

满目都是不义人,做的尽是不义事。

就如曹丶濮二州遭灾了,但这一定必然造成现在的大动乱吗?

其实并不会,赵怀安自己就从十三叔那边了解过。

当年贞观年间,曹丶濮二州这边所在的充州地就发生了不逊于此时的大灾荒,当时朝廷也是百废待兴,甚至充州当年还是刚从王世充那边夺下没多久,属于占领区。

所以当时曹丶濮二州也出现了盗匪丶流民,但朝廷却抛开成见,对这些地方大力赈灾,如此盗匪就被控制在了很小的规模,最后轻易就扫灭了。

可现在呢?

虽然朝廷少了河朔诸藩的上贡,但整体国力却远远超过贞观之时,可现在却连一点米都调不出,这是国力的问题吗?

而是此时的朝廷已经是不义的存在。

那高悬在百姓头上的长安再不是定乱安堵天下的长安,而是竭天下以奉一城的长安。

在过去,朝廷的眼里是天下,所以日月所照皆为唐土,远迩归化皆是我大唐子民。所以即便是刚刚归入朝廷所辖,也花关中的米去救关东的人。

可现在呢?朝廷还是那个朝廷,但他们的眼里却只有了长安。

曹丶濮二州都已经归入朝廷管辖已六十年了,都度过了三代人。

可这些人依旧背负着更高的税赋,而旁边更富裕的宣武军却可以数十年不上一次赋,

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六十年前,他们是被征服的藩镇。

但长安的公卿们没有想过吗?既然没入长安他们过得好好的,然后归入长安的怀抱却要开始饿肚子。

那又有几人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呢?所以今日曹丶濮二州之上下皆反,非是今日之祸,

而是六十年来所遭受的不公。

而现在朝廷已是对天下人不义,那下面的公卿丶宦官丶世家丶土豪们,层层往下,有几人能讲义呢?

就如赵怀安自己所接触的,在西川,那麽多人中,又有几个是讲义的?休说对百姓讲义了,就连自己袍泽兄弟也是反手可卖。

因为不义的人多了,最后反倒是义的人成了错了。

所以末世从不仅是秩序的崩溃,也是道德的崩溃。

而赵怀安既有廓清天下之志,那就不仅以武力去重建社会秩序,更需要给这道德丧乱的世界注入一个精神。

那赵怀安要注入的精神是什麽呢?那就是「义」一字,具体来说,就是复兴两汉之精气神。

如此,从军事和道义两个拳头入手,才能真正平定乱世,重塑乱世,也只有建立在这个之上的王朝,才有二百年以上之根基。

之前,军中就有人讲过,为何要去赈灾,他们武人就只管打仗立军功好了。

反驳的理由太多了。

这些曹州灾民别看现在是累赘,但这些人却是曹州一州之精华,只要保义军能吸收这些难民,将精华为己用,保义军的实力将再跃一个大台阶。

更不用说,赵怀安还看重这些人身上的反唐色彩。

他赵怀安不是来做大唐忠臣的,他要开创自己的时代,那就必须要集结一帮反大唐秩序的人来组建自己的反唐力量。

毕竟到时候,要是下面的人各个对朝廷忠不可言,那他赵怀安不也只能做个忠臣了?

此外,对于曹州灾民的赈济,还可以进一步在中原传播他「呼保义」的名号。

这一次是他在中原的第一次亮相,他日后能否在此地有威望,全看这一次的亮相了。

更不用说,这种事还能让兄弟们更加安心,毕竟谁不希望领导是个讲义气呢?

现在赵怀安连曹州民都愿意活,那就更不用说咱们这些随使君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了。

义!不只是靠嘴说的,而是做出来的,这样才能让兄弟们都信,让天下人都信!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