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格物大道(2 / 2)

加入书签

解缙手中的摺扇凝滞,扇骨微微发颤,脑海中宛如有洪钟大鼓时时响彻。

国子监祭酒唇半张着,却吐不出一个字,只眼眶泛红,有千言万语哽在他喉头,双眸圆睁,死死攥紧膝上的儒袍。

这一刻国子监中,风停树静,连鸟雀都噤了声。

檐角铜铃纹丝不动,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被李祺的言语震慑。

国子监中的教习,白发苍苍的老儒生缓缓闭目,两行浊泪无声滚落,砸在案几上,溅起微不可察的尘埃。

更多的是那些本对李祺有敌意的年轻士子,先是激动,后是面色煞白。

手中的毛笔不知何时已折断,墨汁沿着指尖滴落,在宣纸上洇开一片乌黑,却浑然不觉。

整个讲堂内,无人交头接耳,无人咳嗽清嗓,甚至连衣袍摩擦的窸窣声都消失殆尽。

「何等精妙。」

「贵在清晰。」

这一刻,沉默比任何喝彩都更震耳欲聋。

从不曾有人如此清晰的指出一条通往圣人的大道,且这条大道是如此的宽阔扎实,不再是那些掺杂了禅宗的虚幻之说,不再是那些阴阳方士的鬼神之语。

而是切切实实的,格一物,知一理,做一事,得一功,继而成其道!

它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瑰美精致,甚至短时间内,他们都找不到破绽,因为它看起来如此的完美。

对众人的反应李祺并不意外。

理学本就是极为完备丶逻辑严密的学说,唯一的问题在于朱熹的见识局限于古代世界观,不知天地之大,宇宙之宽,而来自后世的李祺恰好能够补上这一部分。

大儒传承加后人智慧,催生出一位不逊色于古往今来任何圣人的大思想家,难道是什麽不可思议的事情吗?

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的北方诸生,几乎同时高声喝起,「彩!」

「振聋发聩!」

「闻听大道!」

「李师当作圣人!」

「当为天下之冠!」

「何人敢缨锋芒?」

一字字一句句,满满的都是对李祺至高的推崇。

比这种喝彩更直观的是系统的消息。

【你在士子中的声望大幅增加,声望+5,当前声望70。】

【你的声望让整个家族与有荣焉,家族声望+10,当前声望-20。】

这还仅仅是学堂中的士子,若是学说传遍天下,声望捅到天花板也不成问题!

那时的他,纵然背负着家族罪孽,怕是也依旧无敌于诸大儒之间,甚至能够成就半圣之姿!

为天下儒者之冠!

李祺环视众人,而后将目光落到一众翰林学士身上,慨然道:「今日讲经至此为止,当论其道,诸位谁上前来,与我一辩?」

真正的道争!

堂中寂静。

视线交错,良久,针落可闻。

概因——

满堂鸿儒,竟一无人应战!

————

「堂中三千儒门客,孔孟之后谁称雄」,明初的思想界不曾有丝毫生机,宛如死沉寂寂的汪洋,又如浓墨无光的夜色,直到李祺出现,他高举着炬火,成为了黑暗世道中,唯一的光!——《思想史》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