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赛珍珠(2 / 2)

加入书签

而趁着这个热潮,下一期11月号的《惊奇故事》的发行量,也有望再创新高。

当然了,《朝闻道》单行本能如此大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其本身的故事质量和实惠的价格之外,购买这本书的读者,有一部分还是那些从来没有阅读习惯的母亲一一她们感谢恩尼所写的《天使》,作为报答,自然就成了恩尼的「粉丝」,看他出版新书了,花个25

美分支持下,也是很正常的事。

至于《朝闻道》稿酬的结算,则就没那麽快了。

在合同上规定的是每个季度末进行稿酬结算,因为不排除会有买书后又退货的人,所以在季度末的时候,出版方也要完成销售数据的统计丶核对与审计,然后才能进行结算,把稿酬支付给恩尼。

好在恩尼目前也不是很缺这笔钱,耐心等待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个月恩尼在接连有作品畅销后,很多杂志都想向恩尼约稿。

只可惜,恩尼一直是个很低调的作者,大众对其所知不多,搞得连约稿信都不知道往哪里寄送。

不过嘛·除了这些想要约稿的杂志,文学圈中不少大咖同样对恩尼很感兴趣。

而同为文学圈的精英,那些作者自然知道去哪里得知恩尼的消息·

午后。

柔和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照射进奎恩酒店的茶厅,洒在洁白的亚麻桌布上。

这家酒店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的第六大道,毗邻百老汇丶大都会歌剧院等艺术场所。是很多作家丶舞蹈家丶作曲家丶歌曲演员等艺术界人士来纽约时的下榻之地甚至有传言流亡纽约的波兰首相「伊格纳奇·扬·帕德雷夫斯基」目前就居住在这里。

爱德华·威克斯提前到了这里,作为一个编辑的老习惯,他喜欢时刻观察一切,于是选了个能观察入口的角落位置坐下。

他今天要等待的是一位非常着名的女作家,同时与他一样,也受邀成为了本次古根海姆奖的评委。

而那位女作家除了写作之外,本身也是很着名的人权活动家,日常行程繁忙,所以爱德华·威克斯也不介意等待一会儿。

空气中飘散看研磨咖啡的香气,耳边是茶厅那些体面顾客的谈话声。爱德华·威克斯轻轻搅着杯中的红茶,让方糖融化后啜饮了几口,之后便拿起一份《纽约时报》,阅读关于欧洲战事,以及罗斯福总统一直都在强调的「民主兵工厂」的论调文章。

片刻后,爱德华·威克斯等待的那位女作家,长期生活在东方丶并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同时获得普立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到了赛珍珠迈步走进茶厅,头发高高挽起,虽然个子并不高,但气质优雅,穿着剪裁利落的深色套装,蓝色眼晴的眼底仿佛永远藏着一抹哀伤。

不过,或许是赛珍珠这几年忙于为东方募捐物资丶参加各种活动的原因,所以她现在的气质与其说是一个作家,倒不如说更像是颇具威望的活动领袖。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