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1 / 2)
端午过后天更难捱了,这时节便是穿绸淌些汗都要黏在身上,宝珠干脆寻了旧棉麻衣裳来穿,虽皱巴些,但好歹凉快。今年徐娘子要做夏衫,宝珠也叫做棉麻的。
徐娘子这买进卖出的生意稳定,夏季能帮着卖的货更多了,天热人家懒怠看房,帮人销货的活儿倒成了主业。
什么香料瓜果海边运来的鱼干海菜这些海货一类,在她这儿都有好销路。
宝珠摆过摊回来,看到院里堆着不少毛椰子,心下有些惊讶,去年不曾逛过果子行,不知晓汴京竟还有卖椰子的,看阿娘在灶间便好奇问道,
“哪里来的椰子?”
徐娘子好奇她怎知道
这物叫椰子,宝珠打了个哈哈说是书上看来的。
“是广南来的商人运的椰子橄榄,请我与他卖,利钱给的丰厚,只是我正愁着如何去销呢。”徐娘子指着地上那一堆椰子,皱眉发愁,这一地正是那行商送给她的。
那个大商人与好友合伙雇船,船上一半是从南洋带回来的沉香乳香,这些好东西不愁销路,赚得也丰厚,另一半只是捎带填仓的便是这些椰子橄榄,也没甚油水赚头。
想来是另一半装不满又觉得亏,这才随意装椰子能赚回一点是一点。
毛椰子硕大一个,宝珠斩开一道口,椰肉厚实椰汁清甜椰香浓郁,毛椰子比青椰要耐放些,这一路运过来竟还很新鲜。
“这椰汁可以做饮子,椰白能做椰油,椰蓉烘干了做点心正好!”宝珠脑子里想过许多,这椰子一身都是宝,她恨不能将这椰子全买下,“这椰子不知道有多少?”
徐娘子没细问过,只跟着上船看了一眼,粗略估摸便答,“约摸五千斤是有的,给我定的底价儿是二十文一斤。”
要想物尽其用凭她一人是不能够的,宝珠斟酌这笔买卖能不能做,若是全收下,做椰蓉椰油一类是来不及也难做得到的,但若是雇几个人来帮忙,只做椰子粉未尝不可,到时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椰饮喝。
椰饮在汴京是头一份,即便明年有人想试,她这一年便是占了先机的。
宝珠叫徐娘子先别去寻买主,进屋拿只算罢买下椰子的本钱,又算请人取椰肉晾晒磨粉的本钱,等但算罢觉得这是一笔极合算的买卖,这才出来找阿娘,
“阿娘,你与那商人说这椰子我都买下。”
徐娘子看宝珠转来转去过了一圈儿说自个儿要买,虽不知她要买来做什么,却还是应下,“银钱可够?不够阿娘与你贴补些?”
宝珠摇头,“够的。”
这算是她摆摊以来投下最多的一笔钱,势必要将钱赚回来。
徐娘子也不再多言,只说,“那回头这中人钱只当阿娘贴补你的。”
五千多斤椰子总共花费一百零几贯,卖椰子的商人还有些诧异,竟这么快就销出去了,待知晓是徐娘子家里人买的,又给她抹了几贯钱的零头,徐娘子为人处事甚是周到,往后来说不得还要再打交道呢,这商人主要是做香料生意,多几贯钱少几贯钱他也不甚在意。
汴京少有卖椰子的,若能在广南一带做好椰子粉,再直接将椰子粉运来汴京,倒也能省下许多事,也不怕路途遥远,椰子到汴京就坏了。
↑返回顶部↑